第93章 意图离京

从望月楼回来后,沈熠又钻进了书房,赵文秀如今已经回去了,也没人要他陪着;姜姝的身体也一天天地好起来了,一有时间就和道宗的几位及周先生一起练武,也用不着他操心。沈煜也安然无恙地回到了侯府,沈泓夫妻俩也变得开心起来了;圣帝也与他“正式”合作了,不用再担惊受怕了,他只需要在书房安静地写书,安排相关的计划就行。要是有休闲的时间,要么陪几位师兄打两圈麻将,要么跟芸儿在院里玩闹一会儿。这种日子虽然忙了些,但总比每天战战兢兢的好多了。

就这样过了四天,沈熠答应给圣帝的那些东西终于写完了。刚好明天是本月上旬休沐前的最后一天,可以让沈泓在小朝会的时候呈给圣帝。顺利的话,尽快将粮食增产增收的计划执行下去。这样一来,他就可以借着离京寻找擅长侍弄庄稼的人这个理由去寻找沈烨了。

紫竹院,沈泓的书房内,沈熠将一沓纸交给了沈泓,解释道:“爹,这里面是孩儿答应给陛下的东西,主要与粮食增产增收的计划有关,麻烦您明早小朝会时呈奏给陛下。”

沈泓已经从沈熠的口中得知了那晚在临仙楼发生的事,也不多说什么,小心地将这沓纸收了起来,沉声道:“爹知道了。不过,你还是要注意安全。如今朝廷推行的许多国策都与你有关,陛下虽然不说什么,暂时也不会对你有什么想法,但要是那些朝臣知道这一切背后有你的影子,他们可不会那么轻易地善罢甘休。尽管你并没有入朝为官,但凭你进献的这些东西,只要陛下愿意,你位极人臣不过是早晚的事。跟那些十年寒窗苦读的读书人或是那些出死入死的将士们比起来,你成功得太随便了,必然会引起敌视,你明白吗?”

听到沈泓的分析,沈熠不禁有些头大。要真如沈泓所言,他可就两头受气了。要是不给圣帝这些东西,自己就稳不住圣帝对他的猜忌;可要是频繁给圣帝提供这些东西,这些朝臣又会担心自己抢了他们的饭碗。这也太令他为难了,要是能避开这些风头就好了。

想到这里,沈熠的脑海中突然灵光一现,想到了一个比较可靠的办法,对沈泓道:“爹,如果御史台有人弹劾向陛下建言献策的人其实是想走捷径入朝为官,那陛下会作何打算?”

“你是想借这个机会离开京都?”沈泓立马就猜到了沈熠内心的想法的,沉吟了片刻后道:“这个想法倒是没什么问题,就是实践起来比较难,况且,陛下不一定会让你离开!”

“爹,明日朝会上,您向陛下呈奏这些东西时,最好能表现得谨慎一些,但不要演得太过了,以免适得其反。”沈熠道,“如果陛下还是像上次处理军备设计图那样,直接令有司入永安殿议事或是在朝会上直接乾纲独断,那孩儿就趁着休沐这两天,去找卢老太傅帮帮忙,等下次朝会时,就让御史上书弹劾孩儿。到时候,孩儿再写一道奏折,就说孩儿也需要去找与粮食增产增收的计划相关的人手,顺便避避风头。要是陛下愿意,麻烦再派几个人保护我。这样一来,孩儿既离开了京都,又能够趁机找回大哥,还有人随身保护。最重要的是,陛下会认为孩儿还在他的人的监控之下,想必也能放心,不知爹意下如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沈泓静下心来思考了许久,觉得沈熠的“算计”还算周全,于是便答应了下来。

开文十年五月初八的小朝会上,这时本月上旬最后一次小朝会了。朝会临近结束的时候,沈泓“谨小慎微”地又一次绕过中书省向圣帝呈上了一道奏折。圣帝看完之后,未与尚书省有任何沟通,直接传旨户部和司农寺根据他手中的图纸研制曲辕犁,并派出十八擅长农事的官员和九名御史赴全国九道,核查土地肥力及粮食收成情况,为期三月,务必如实上报朝廷。

旨意下达后,“三省”长官都有些摸不着头脑,觉得圣帝近来颁布政令时有些刻意避开他们,不禁怀疑圣帝是否有意改组朝廷中枢。最奇怪的是,圣帝每次有大动作的时候,背后总会有沈泓的影子。因此,刚一散朝,他们就迫不及待地派人四处去打听沈泓的近况。而在沈泓刻意地放出消息后,他们终于挖出了为圣帝献计的“幕后之人”。

镇国侯府中,沈熠也从沈泓口中知道了有人在打探他的消息,不禁喜上眉梢。当天晚上,他只带着玄彻一人就出门了,一路上畅通无阻地来到了太傅府。

自从重返京都,卢昭的身体就一日不如一日了。沈熠上门拜访的时候,他正在接受先生的针灸治疗,听到老奴卢彰禀报说沈熠求见,他一度以为自己听错了。经过再三确认,确定是沈熠后,这才在书房颤颤巍巍地接见了沈熠。他曾不止一次地要沈熠来家里坐坐,可沈熠总是以各种理由婉拒。他想知道沈熠在怕什么,故而也不强求,没想到沈熠这次却主动上门求见,想定必定是有什么大事。好歹也是故人之后,他自然是要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