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柳含烟的这番心意,沈熠表示非常感激,象征性地道了一声谢后便带着芸儿来到了膳厅用饭。至于姜姝和曾容,此前已经随玄策先行回到梧桐院了。
随着一道道菜被端上来,沈熠毫不客气地吃了个干净。赵真还真是抠门,跟他说了那么久的话,也不管他是不是还饿着肚子,就把他打发出宫了,简直是太过分了。
吃饱喝足后,沈熠吩咐芸儿回梧桐院一趟,将给柳含烟和沈煖准备的礼物拿过来。他则接过丫鬟递来的茶水,漱了漱口,满足地来到书房,陪着沈泓等人继续说话。
不多时,芸儿将两面玻璃镜送来了紫竹院。沈熠也没卖关子,当场就打开箱子,取出了他专门准备的玻璃镜,送给了柳含烟和沈煖,并叮嘱他们要防止镜子碎裂后伤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看着这独具一格的珍奇礼物,柳含烟的心里跟吃了蜜糖一样甜,爱不释手地摸着光滑的镜面,连连称赞道:“真神奇啊,镜子中的人影简直跟活人一样。熠儿,你有心了!”
“娘喜欢就好!”沈熠道,“这面镜子的制作技术还不够成熟,娘先将就着用。等过段时间,玻璃厂的蒲师傅改良技术后,孩儿再送您一面更大的、质量更好的镜子。”
“好啊,那娘就等着了!”柳含烟笑道。作为一个母亲,即便沈熠;两手空空地来见她,她也是满足的。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只要她的孩子这一生平平安安的,她就没什么奢求了。
与此同时,沈煖忍不住翻来覆去地观察着手中的镜子,时不时地还照一照。这是她生平第一次看到这般“神奇”的玻璃镜,强大的好奇心驱使着她想从中看出些端倪来。沈熠注意到了这一幕,打趣道:“煖儿,三哥知道你生得好看,但你也没必要一直照镜子吧。”
沈煖笑脸一红,急忙解释道:“三哥,不是这样的。我只是好奇,同样是镜子,为什么这个玻璃镜会比铜镜清晰那么多,而且重量还比铜镜轻呢。”
令沈熠没想到的是,沈煖竟然会对这种技术方面的东西感兴趣,这实在是出乎他的意料。迟疑了片刻后,他决定跟沈煖讲讲玻璃镜的制作原理。即便沈煖只能听懂一成,那也是一丝收获。若是由于自己的启蒙,能让沈煖对技术产生更大的兴趣,那可真就是意外之喜了。
果然,在听完沈熠讲述的那些犹如天书一般的东西后,沈煖整个人一头雾水,突然有些后悔为什么要问沈熠那些事。当然,也不能说她完全没有收获,至少知道了玻璃的生成条件之一是高温,而这也正是蒲冶之前在梧桐院研究玻璃时一直没有进展的主要原因。
“三弟,你这些知识都是从哪儿学来的,我还从没读过介绍这些东西的书呢?”在听沈熠对玻璃镜的技术阐述后,沈煜不禁好奇地问道。他虽然是个是读圣人书、当父母官的传统文人,但对这些陌生的知识却保持着极大的兴致,这也是他不同于那些腐儒的根本原因。
“二哥,这些东西都是我小时候跟随师父四处游历时学到的,那些老师傅都是大字不识半个的老百姓,这些理论知识都是他们祖祖辈辈口耳相传流传下来的,一般的书上不会有的。”沈熠解释道。一到这种场合,他就把那个没什么印象的师父搬出来帮他打圆场,效果还挺好。
“原来如此!”沈煜沉吟道,“难怪先贤常教导门人不要做书呆子,而是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三弟,说实在的,二哥还真挺羡慕你的,有机会游历各个地方,学习各种知识。”
“二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羡慕不来的。”沈熠摇摇头道,“你或许觉得我去了那么多地方,学到了很多书上没有的知识,这是非常珍贵的人生经验。可在我看来,二哥的人生才是值得羡慕的,年纪轻轻就高中三甲,又是年轻一辈的朝臣中的佼佼者。这样的成就,放眼世上又有几人能做到。人生在世,若是能够过好每一天的生活,那已经是莫大的幸福了。”
“熠儿这话娘很赞同!”柳含烟这时走上前来,将两兄弟的手握在一起,意味深长地道,“你们俩都是娘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好孩子,娘只希望你们每一天都能过得开心、幸福。至于你们所谓的‘经历’,娘其实并不怎么看重。就算你们这一生碌碌无为、一事无成,娘也会拼尽自己的能力,让你们过上好生活的。再说了,我们沈家也是有些底蕴在的,你们的人生可能不会那么完美,但与其他人相比,已经是天上地下的区别了。因此,你们以后莫要再说‘羡慕’之类的话了。只要你们能过好各自现在的生活,那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