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装甲车,它的作用就更加重要了。装甲车不仅可以为我们的部队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还可以在战场上为我们的士兵提供安全的掩护。在现代战争中,装甲车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装备。”
“因此,我建议我们立即启动军用卡车和装甲车的研制计划。我们可以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结合我们自身的实际情况,研制出适合我们自己的军用卡车和装甲车。”
“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大对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确保我们的研制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马文龙的话让彭昌龙陷入了沉思。
军用卡车和装甲车的研制不仅关系到军队的战斗力,更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发展。
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向马文龙:“你的建议很有道理,我会尽快安排相关部门进行研究和准备。”
彭昌龙的话让马文龙感到一阵振奋。
眼前的这位年轻的主席,不仅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深邃的战略眼光,更难得的是他愿意倾听每一个声音,尊重每一个建议。
马文龙深深感受到了这种尊重和重视,这是他在果敢同盟军工作得异常开心的原因。
他感到自己的每一份努力都被看见,每一个想法都被认真考虑。
这种被重视的感觉让他充满了干劲,也让他更加坚定了为果敢同盟军效力的决心。
“马政委,”主席的声音打断了马文龙的思绪,“你的建议对于我们的军队来说至关重要。我希望你能够继续发挥你的才能和智慧,为果敢同盟军的未来贡献更多的力量。”
马文龙听到这里,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敬意。
彭昌龙的这番话不仅仅是对他的鼓励,更是对他能力的肯定。
他深深地鞠了一躬,回答道:“主席,我会继续努力的,绝不辜负您的期望。”
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大抵如此罢!
马文龙与孙长风离开后,彭昌龙不禁揉了揉太阳穴,感到一阵轻微的头疼。
当前掸邦的发展开销巨大,而自己又追求完美,想要同时兼顾军事建设和民生改善,这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尽管系统为他解决了人才短缺的难题,但在资金方面,他依然感到捉襟见肘。
对于一个刚刚起步的地区来说,要想在短时间内实现从无到有的跨越式发展,资金压力是不可避免的。
如今,财政资金结余已经不足1500亿,按照目前的花钱速度,这个数字很快就会见底。
彭昌龙明白,他必须想办法进行开源,寻找更多的资金来源,以确保地区的持续稳定发展。
这将是一项极具挑战的任务,但他也明白,只有迎难而上,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