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波澜,给旗昌的影响非常大。而此后旗昌也改变路数,把经营的核心重点放在花旗国内,而在黛青则更多的是开拓性的冒险和投机。同时将总部从羊州迁到了沪上。
由于太平光明国的战乱,黛青所依赖的南北漕运遭到了彻底破坏。旗昌发现了新的商机,便利用自己作为外国公司的优势,到产茶的五山地区收购茶叶,再通过海运带到福州府出售,事实上成为了福州口岸的真正开创者。而此路由此打开,在整个太平光明国期间,旗昌海运不断开辟各种航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共治元年,旗昌正式成立了旗昌轮船公司,开始把轮船运输作为一个独立的项目进行运营。除了之前的五山——福州航线,又开通了沪上——夏口、沪上——翔津等多条航线,而且在沪上建造了沪上最大的码头——十六铺码头。
这一时期的人们只要提到黛青的海运,第一反应就是旗昌。毫不夸张的说,到目前为止,旗昌已经成为黛青航海业绝对的代名词。
但是,旗昌却认为这还远远不够,在他看来,整个黛青的海运就是自己的市场了,他现在想要做的就是把这个市场进一步的做强做大,甚至打算为此把整个黛青所有的沿海城市都做强做大。
正是为此,他才拉上了吉利国的太古和怡和。想要与他们一同开发黛青的沿海城市。甚至为此不惜出让一部分海运生意给对方。
说到太古和怡和,多少有点不打不相识的味道。
这两个公司都是福寿膏战争前后才建立起来的,而且,与旗昌不同的是,这两家公司与吉利本国的政治关系非常紧密。怡和的创始人在福寿膏战争中为吉利国军队出了很大的力,得到了吉利国朝廷的嘉奖,当然更少不了商业上的特别扶持。正是在吉利国大使的扶持之下,怡和成为黛青最大的福寿膏巨头。
太古是在福寿膏战争之后才进入黛青的,当然不能跟老版福寿膏巨头争夺福寿膏生意。但是他们却看中了另一个非常邪恶的产业——猪仔贩卖。
他们可不是看中了黛青的养猪业,他们这里所说的猪仔,并不是真正的猪,而是人!
这些吉利国商人,居然把黛青人底层工人像贩猪一样作为苦力卖掉。而最大的苦力购买国,就是花旗国的铁路建造行业。
当初那些因为吉利国通过福寿膏获取黛青特权,进而大发其财而愤而离开黛青,转投国内铁路建设市场的原旗昌公司的股东们,终于还是没有逃出吉利国邪恶资本的恐怖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