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载泽的思绪,已经回到了三天前,镇国公府会客厅内。
其时,载泽目光坚定地看着盛宣怀,“盛大人,这一场泼天的富贵,你到底要还是不要?你要是不要,我可随便找别人了。胡雪岩那老头子,通过左宗棠左大人,把话都递到两宫那边了。两宫已经捎话,让四位皇叔商议选个年高德重的主持黛青全国的商务。他们那些上了岁数的人,看重人情关系远超实务能力。也就是我多嘴,跟九叔说岁数太大的稳重是稳重,可是办事还得有年轻人动手。硬是从九叔那边讨下机会,由我再推荐一个年富力强的人选。”
盛宣怀当然听说过朝廷要对工商事务加以调整,也为此问过李鸿章,可惜始究不得要领。李鸿章最后让他去找载泽试试看,现在看来,这一步是走对了。可是载泽提出要他与胡雪岩和好的建议,却实实让他感到为难。
答应吧,心有不甘,不答应,看载泽的意思,那胡老头似乎是注定要高升了,自己如果不与之和解,只怕不仅会错过眼前的机会,日后也难有翻身之日。
盛宣怀虽然气盛,但还是很务实的。思来想去,终于决定接受载泽的建议,写了封和解书,交给载泽。
“妙,妙,妙,盛大人果然不愧是我黛青第一少壮商官。有肚量,有胸襟,有志气。本公向盛大人保证,不久的将来,你的地位和生意都不会在那胡某之下。而你的前途,绝对在他之上。只不过,大家要有个分工,避免冲突。”
盛宣怀拱手道:“公爷放心,下官定当不辱使命。下官只要全力主抓铁路、电报等新生产业即可,至于那些粮食丝织的生意,就全交给老胡吧。当初我也是争口气,现在,为了朝廷,为了公爷如此器重,下官岂敢再不放下意气之争。”
正是因为已经办妥了盛、胡二人,载泽这才成竹在胞的向奕譓提议重用此二人。
推荐完了盛宣怀和胡雪岩,载泽又转头对奕譓说:“此外,侄儿还建议让英华负责传媒报业,主抓舆论。”
奕譓思索片刻后,点头道:“好,就依你的建议。”
叔侄二人不禁会心一笑。
诚然,英华年少,资格、阅历都很浅。但他有着别人无法替代的优势,聪明、勤奋,谦逊,最重要的是,出身根基刚刚好。一方面,英华算得上是黛青世家子弟,另一方面他又确实是出身寒门。他既是固山子弟,又曾在皇学馆读书,他是载穆的门人,同时又和溜球国有深厚关系,而且还参与过访问花旗国的差事。
关系网健康,出身根红苗正,足以让各方面放心,这才是英华被选中的最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