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一个老人喊着号子,为干活的众人加油打气。
“小心点,木头有点重,大家搬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能受伤。”
这个老人在所有人开始干活的时候,说什么都不愿意在济养院(明初养老机构)休息,非要参与到陈州的重建工作之中。
而朱允熥要做的就是,哪里对接出现问题,他去解决;哪里需要物资,他负责居中调节;哪里遇到无法决定之事,他去排版定调子。
就这样,即便他贵为王爷,这次赈灾的钦差大臣。有时候忙的脚不沾地,有的时候就是一坐一下午,连上厕所的空都没有,一份份记录,他都需要看一遍。
有了乡绅的捐献,抄家又抄了不少粮食,还有周王捐献,以及卫队运来的粮食。计算下来一共有了将近十五万石粮食。
“殿下,陈州现在粮食太多了,那些从别处运来的粮商,压根就卖不掉粮食。现在已经从原来的六钱银子一石,降到五钱银子一石,即便是如此,他们出售的速度也非常慢。”
冯诚得意的说道,这可是第一次听说,受了灾的地方能够在不到半个月,粮食竟然比受灾前还要便宜。
“不错、不错,没有枉费本王的一番辛苦。”朱允熥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其实他压根就不用担心,毕竟手里的那些粮食,可压根就没有拿出来。
所以他有信心将粮价压下来,商人都是逐利,听说陈州这里受灾严重,粮食已经卖到五两银子一石,他们怎么可能错过这样的机会。
万万没想到,粮食运来了,竟然发现这里的粮价和他们收购的价格差不多,甚至要比他们收购的还要低。
但他们也不可能运回去,因为这样一来,他们亏得更多。刚一进陈州城他们就知道,那些联系他们的粮商,全部都被抓了起来,弄得他们现在连粮食都卖不出。
一番打听下来,之前有过交集的粮商,只剩下一个人,为此他们只能硬着头皮找过来。同时他们也发现了一些别的商机,这里有这么多人在干活,粮食价格便宜,但别的东西他们同样需要,这可都是商机。
这些人都急着,卖掉粮食,那么不赚钱,只要能够保本他们回去之后,购买一些别的物资过来售卖,也能赚一些。
于是他们就找到了那个粮商,希望能够将粮食卖给他,可他一个人哪里能够吃的数万石粮食,只能去求助朱允熥。
陈州有能力消化这么多粮食的人,只有朱允熥一个人,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人,因为稍微有能力买入的人,都在大牢里待着那。
就因为这事,朱允熥还特意找了好几个读书人,就是为了统计这次抄家的收入。
---------
他的第一封信件已经来到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