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主在得知杨戏的事情后,大吃一惊,在早朝上询问众大臣的意见。谯周心想:“文然这一切都是为了益州的百姓,不能让他就这样含冤而死。”于是力挺杨戏说:“陛下,杨戏尽忠职守,不会做出损害大汉的事情来的,此次通敌的原因也是为了要保大汉长久。杨戏也是担忧再盲目地让姜维北伐下去,大汉国力迟早会被耗空,所以一时糊涂,才不得不出此下策的。请陛下念在杨戏过去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饶他一死,贬他为庶人就行了。”谯周此言一出,众多益州大臣也纷纷附和。刘禅一看,心想:“真是的,偏偏在这么重要的时候陈袛那个家伙却生病了。黄皓虽然能帮朕出个主意,只怕这群人不服气。”于是咳嗽了一声说:“杨戏犯下如此大罪,就这么饶了他,如何服众?”谯周见状又拜服于地说:“请陛下开恩!”许多益州大臣也纷纷跪下为杨戏开恩。刘禅一脸不快地说:“哼,你们要跪就在这跪着吧。”说完,径直离开了大殿。
黄皓在后面跟了上来问:“陛下打算去哪里?”刘禅说:“找陈袛,让他帮朕出个主意。”黄皓不禁心想:“这陈袛可真的是受宠,一点小病小灾就被陛下接来宫中调养。”这时,太医慌忙地来到刘禅面前,伏地请罪。刘禅连忙问:“怎么了,是出什么事了,莫非是陈爱卿他不行了?”那太医慌张地回答说:“陈尚书的病已入膏肓,臣等实在无能为力,请陛下恕罪!”刘禅听完大惊,急忙来到了陈袛的住处,见陈袛已经骨瘦如柴,奄奄一息的样子,心中顿时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陈袛见刘禅到来,连忙想要起身迎接,不料却刘禅按住说:“爱卿好好休息,把病养好再说。”陈袛激动得感激涕零,连忙多谢刘禅。过了一会儿,刘禅才说:“爱卿啊,朕此次前来是有要事向你咨询。”随即说出了杨戏的事情。陈袛没有立刻回答,而是问:“陛下想要怎么做?咳咳。”刘禅说:“朕觉得应该要将杨戏杀掉。”陈袛点了点头,又问:“咳咳。陛下,咳咳,可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见?咳咳。”刘禅也点了点头,说出了刚才大殿上的事情。陈袛不禁心想:“没想到在我生病的这段时间,情况已经一发不可收拾了。”于是强撑着身体对刘禅说:“咳咳。陛下,我们终究是外来人,咳咳,没有益州大姓的支持,大汉很难在益州立足下去。咳咳。以前倒还好,那些益州大姓们互相伤害,咳咳,没有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咳咳,这才使得这个益州先后被刘焉父子、先帝所控制。咳咳,可是现如今在谯周的带领下,那些益州大姓们已经团结一致,咳咳,咳咳咳,难以撼动。我们现在只有取得他们的支持,咳咳,才能在益州立足下去,所以我……咳咳,我觉得,在杨戏这件事情上,咳咳,只能退让他们一步,咳咳,按照他们说的去办。咳咳,咳咳咳。”刘禅略有不甘地问:“只能这样了吗?”陈袛点点头说:“咳咳,眼下只能如此了。若是臣没有……咳咳,得病的话,咳咳,还能够让那些益州大姓们互相猜忌,只是眼下……咳咳,咳咳咳,眼下臣也无能为力了。咳咳。”刘禅点了点头说:“爱卿好好休息吧。尽量早日好起来。”陈袛说:“陛下快去吧,别让那些大臣们等久了。”刘禅点了点头,于是让黄皓留下来照料。自己又回到了大殿上,按陈袛所说的,下旨将杨戏贬为了庶人。谯周大喜,连忙拜谢。
黄皓被留下来照料陈袛,老大不乐意,对陈袛阴里阴气地说:“陛下最近可真是宠信你啊。”陈袛看得很明白,哈哈一笑地说:“咳咳,陛下哪里是宠信我,咳咳,陛下是在害怕。”黄皓突然大喝说:“大胆,陛下有什么害怕的?”陈袛不慌不忙地说:“咳咳,行了,你也别对我呵斥了,反正我也命不久矣了。”黄皓说:“想不到你还挺清楚的嘛。”陈袛突然又咳嗽了几声说:“当然了,我自己的身体我自己清楚——好了,先不提这个了,刚才我们说到哪里了?哦,对了,想起来,陛下其实也有害怕的东西,那就是任何一切对他皇位造成威胁的他都害怕。过去的诸葛丞相也是如此。只是因为诸葛丞相的权力地位是先帝给的,陛下无法撼动所以才只能隐忍不发的。这一点从诸葛丞相死之后,那些无知愚民想要为诸葛丞相建庙,而陛下坚决反对就能看得出来。”黄皓突然打断问:“所以你到底想说什么?”陈袛心想:“是啊,我到底怎么了,我怎么会平白无故地说出这么多话来,难道我是在害怕死亡吗?”突然又咳嗽了几下,定了定神,才开口说:“我只是想说,现如今这些益州大姓团结在了一起,若是一个稍不留神,大汉很难在益州立足下去了。而我存在的作用,就是能够去分化这些益州大姓,使他们不能团结在一起,最重要的是对陛下忠心耿耿,因此陛下才信任我。害怕我一旦死去后,就没有人能去分化这些益州大姓了。如果是这样的话,大汉就岌岌可危了。”黄皓不信地说:“有这么严重吗?”陈袛说:“情形比这更加严重。我或许已经快要撑不下去了。你能帮我传话给陛下吗?”黄皓问:“你刚才怎么不直接说给陛下听?”陈袛一愣,心想:“刚才?对啊,刚才陛下来的时候我为什么不说……唉,我想说什么来着?”努力地回想,终于想了起来,接着有气无力地对黄皓说:“第一,这些益州大姓能用之却不能亲之,咳咳,咳咳咳,更不能让他们进入到执政中心……”说着,看向黄皓,见黄皓点点头地表示没问题。陈袛又努力回想说:“第二,咳咳,就是尽可能地分化这些益州大姓,咳咳,使他们不能团结起来,最好让他们自相残杀……”说着,又看向黄皓,见黄皓点头同意,又说:“最后,咳咳,就是姜维北伐的事情。大汉想要在魏吴之中生存下去,就只能不断地联吴伐魏,缩小魏国与汉、吴国之间的差距。因此在北伐这件事情上一定要尽力支持姜维。不仅如此,姜维还是大汉眼下的柱石,只有他在一天,大汉才能安然无忧。因此对于他提出的一切策略都必须尽全力支持,明白吗?”见黄皓默然不语,又问:“怎么了,你答不答应?”黄皓没有回答,而是问:“陈袛,你觉得阎宇的才能如何?”陈袛被这么一问,先是一愣,随即明白了是什么意思,连忙又用尽全身力气回答说:“黄皓,你不要老是想着找人代替姜维。阎宇虽然有些才干,但是比起姜维来还差的远,你最好打消这个念头。”黄皓心想:“姜维这家伙真的有这么重要吗?我不明白,一个北伐接连失败的人有什么重要的,为什么你和陛下都这么看好他?前面两点我可以帮你传话给陛下,至于这最后一点……对不起,我是不会说的。”于是敷衍地对陈袛说:“好,我打消这个念头就是了。”陈袛看了黄皓那敷衍的样子,心想:“虽然前几天陛下又重新任命了他为中常侍,但是现在看起来他还在为了姜维反对他一事感到不高兴,只怕我最后一点他是不会如实转告给陛下的。我、我、我……”陈袛还想着要说什么,却说不出话来,只觉得意识越来越模糊,往事历历在目,如走马灯般地出现在自己眼前。渐渐地,陈袛再也撑不住地睡着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圣旨到汉中后,姜维虽然满是不甘,但是也只能照做了。宁随对姜维说:“将军,看来成都那边的水太浑了。”姜维点了点头说:“是啊,看来我是时候该回成都整顿一下了。”这时,有士兵来报说诸葛果回来了。姜维一听,连忙出去迎接。宁随见状,不禁想起柳隐之前说过的话来,心想:“看姜老先生这么神色慌张的样子,多半是差不了了。”于是也跟着走了出去。
却说诸葛果劝说诸葛诞起兵后,见诸葛诞屡屡失去先机,知道诸葛诞必然起义失败,于是借口开溜,由东吴境内回到了大汉。
姜维见到了诸葛果,略带责怪地说:“你怎么独自一人行此危险的事情,万一发生了什么意外该如何是好?”诸葛果一脸平静地回答说:“我现在不是回来了吗?”姜维还想再说些什么,突然意识到宁随在一旁,于是转移话题说:“只可惜这大好的机会又白白浪费了。”诸葛果却摇摇头说:“起码大汉眼下了没有危险。”姜维点了点头说:“我打算过几日回成都,解决朝廷上的事情。”诸葛果说:“既然如此,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汉中的防务问题。”姜维叹了口气说:“这几天我也一直在思考此事,只是一直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诸葛果也附议说:“的确,以现在汉中的兵力,已经无法做到像过去魏延将军那般面面俱到的防守,确实要想个办法重新部署兵力了。”宁随说:“关于这一点,我倒有一个主意。”姜维说:“说来听听。”宁随于是说:“当年刘璋谋士郑度曾向刘璋献上坚壁清野之策来对付先帝,我们也可以此来对付魏军。若是魏军前来攻打汉中的话,我们就坚壁清野,将汉中百姓全部迁入剑阁内,并将当地粮仓、野谷全部烧毁,接着,深沟高垒以等待魏军到来。魏军来后若是请战,我军一概不许。然后再派遣小股军队袭击魏军的粮草或是不断骚扰他们。这样的话 时间一长,他们的物资就会断绝并且疲惫不堪,不到百日必定主动退走。到时候我军再乘虚追击,就可获大胜。”诸葛果听后却摇摇头说:“这计策不够好,顶多也只能算是个中策。”宁随不解地问:“这话是什么意思?”诸葛果回答说:“今时不同往日。当时郑度向刘璋献此计时,先帝兵力不满万人,刘璋却坐拥数万大军。再加之当时百姓尚未归附先帝,且先帝军队缺乏辎重,只能就地征集粮食。所以坚壁清野之策对先帝来说是致命的打击。而现在的情况则是魏军众而我军寡,魏军远道伐汉,其粮草辎重必是准备充足;而我军则兵寡,能不能坚守到他们粮食耗尽尚且两说,还要再分兵进行骚扰和袭取粮草,只怕我们的兵力完全不够用。”宁随心想也的确如此,于是问:“那道长可有什么好方法?”诸葛果说:“倒有一计,虽然是上策,但是其实也是无奈之举。”姜维连忙说:“有何妙计,快快说来。”诸葛果回答说:“过去魏延将军防守汉中的策略符合《周易》重门之义,能够御敌于外,使敌人无法进入汉中里面,但是弊端就是需要大量的兵力在各处同时进行防守,一旦兵力出现了不足,敌人也就很容易能够就打了进来。我们眼下的情况就是如此。既然这样的话,我们就干脆让敌人打进来,然后歼敌于内就行了。”姜维思考说:“歼敌于内吗……”诸葛果点了点头说:“对,与其御敌于外,不如歼敌于内。”姜维恍然大悟地说:“我知道该怎么做了。”诸葛果继续补充说:“只是这个防守策略也有很大的风险,如果魏军大军压阵的话就会制造出压力,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挺住压力而不乱。只要一乱,那么再强大的防御策略都会出现漏洞的。然而眼下我们却只能这么做了。”姜维也叹了口气说:“是啊,只能这么做了。”
之后,姜维便令胡济守汉寿,监军王含守乐城,护军蒋斌守汉城,傅佥守阳平关。接着,又在西安、建威、武卫、石门、武城、建昌、临远皆立围守。安排完毕后,姜维便带着宁随前往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