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神童诸葛亮

府邸外,两驾马车正好停在院门处。

马车上走下来两人,一人是模样英俊的青年士子,而另一人还是个总角少年。

“叔父,这里发生了大事。”

少年看见错身而过的刘备、张飞,低声对青年士子说道。

“哦?亮儿何以见得?”青年士子饶有兴致地反问。

“叔父,你看他们焦急的神色,以及整个村落的戒严情况,不难看出昨晚定然发生过敌袭。”

青年士子嘴角微扬,颔首赞同了少年的推测。

只是他也并未夸赞少年,转而朝院门守卫一礼:“晚辈诸葛玄冒昧前来拜访郑师,烦请阁下帮忙通传一声。”

诸葛玄受齐郡太守征辟,前往临淄入仕为官。只是他进入青州境内,顺势绕道高密县,来拜访恩师郑玄。

他身侧的少年便是诸葛亮。

诸葛亮尚且年幼,正是读书启蒙的年纪,所以他带在身边,以便亲自教导。

而他此次从琅琊郡过来,还带上了亡兄的两个女儿——诸葛梦和诸葛若。

这两姐妹到了快出阁的年纪,诸葛玄想为她们找户好人家。

至于她们的兄长——诸葛瑾,则待在老家阳都侍奉老母,同时也为其父守孝。

诸葛玄领着九岁的诸葛亮,在郑氏仆人的指引下,步入正堂,恭敬朝郑玄一礼。

“这位便是小友诸葛胤谊。”胤谊正是诸葛玄的表字。

“这位就是‘上马平定天下,下马治学抚民’的经学大师卢子干。”郑玄对卢植一阵调笑,也算是为诸葛玄引荐。

“晚辈诸葛玄,拜见卢师。”

面对德高望重的卢植,他可不敢调笑,只得拉着侄儿再次恭敬行礼。

卢植也微微回礼。

“康成、胤谊!你们俩人的表字倒也呼应得好,又是同名,莫非是忘年之交?”

“哈哈,子干猜对了。胤谊有大才,也精通百家之学,加上我俩意气相投,故而以平辈相交。”郑玄略作解释。

“郑师谬赞了。”诸葛玄谦虚一礼,转而回答卢植道:“卢师所料不差,学生的表字正是郑师赐的。”

“好一位青年才俊啊!”看眼前这位年轻人不卑不亢,卢植也不吝赞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胤谊也擅长谶纬之学,子干兄何不就今日之事询问一番?”

郑玄毫不避讳将诸葛玄引入内堂,自然也有一番举荐之意。

“晚辈只是略懂,那些被传得玄乎其神的谶纬之学,其实不外乎推类罢了。”

“哦?”

卢植露出一丝惊讶。眼前这位年轻人的见解倒是颇为新颖,似乎比那玄而又玄的谶纬之学要靠谱一些。

卢植接下来详细讲述了昨夜发生的情况,虽然这些情况也是他从刘备记录的卷宗上得知的。

“弘农王定然是困在某处地方,无法脱身。”刚听卢植讲完,堂下响起一道稚嫩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