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设的等级规律,差不多就这样了。
起身后,折原临也走出门,他暂时还没时间休息和摆烂,不提发展人设这种正事,情报网的基础他还没有完全铺垫好,具体怎么铺垫他暂时也在考虑着。
抛开针对性地收集,以及特殊用途不说。
情报网是“网”,讲究的是一个广字,只有足够广才能筛选到有用的情报,一开始折原临也想着的是全方面覆盖,但仔细一想那十万的名额数量上限,说少不少说多也不多,完全不足以能构建到全国范围。
因此,在短暂思考后,折原临也决定尽可能地优先覆盖东京范围,外地的话针对性地放几个钉子就行了。
毕竟。
东京是“大本营”嘛,需要用到的地方也最多。
至于覆盖东京的情报网群体,具体又应该选什么人,折原临也同样也考虑过许多,如出租车司机或外送快递等行业,说起来是一天到晚到处跑接触的人也多,但实际上并不算好,因为联通的情报来源目标,跟他不一样并不具备过目不忘的被动能力。
如果这些人跟折原临也一样,所见所闻过的一切都能记在大脑中,那无疑会成为情报大脑的超级资料库。
然而想象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如果折原临也真的选了这些人,作为情报网的基础资料库的话,那么最终的结果大概率是连毛用都没有。
顶多也就是知道一些八卦,甚至还有可能会误导真情报。
此外。
尽管情报网的数量上限有十万,但折原临也的精神力并不足以支撑他,一下子就全部给签订契约组建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终究还是得慢慢来。
在大街上漫无目的地闲逛,折原临也的心里忽然有了个想法,八卦或许没用或许有用,要是算上这一点,综合考虑到目标群体,居委会大妈可能很有用?
这些人八卦归八卦,但八卦的范围小,不说推测性的虚假,客观事实上的真实度总归是存在着的,另外因为身份缘故,这些人还会知道自家地盘上的所有住户的信息,姓名年龄等资料绝对不可能出错。
对。
没错。
如果将要求放低些,只要明面上的客观资料居委会大妈很不错,至少也能无视限制以最快的速度利用到。
折原临也停下脚步,心中有了答案。
不过在这之外,往深一点考虑,不追求数量追求质量的话,地下世界的那些中间人,貌似也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对了,还有各大组织势力的情报人员。
酒厂是最好的。
要是能拿下一个情报组的高级人员,那直接利用到酒厂的情报库,将其变成自己的,同样也非常地好啊。
从居委会大妈开始,折原临也就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思路和视角前所未有地清晰,并且最后的那一个人选,他当下就有一个十分合适能够得到的。
勾起嘴角后,折原临也给安室透打去电话。
“喂,有急事,见个面,立刻,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