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生活的考验

第二百六十六章:生活的考验

京城的盛夏,骄阳似火,炽热的阳光毫无遮拦地倾泻而下,将整座城市烘烤得如同巨大蒸笼。街边的柳树像是被抽去了筋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枝叶,每一片叶子都蔫巴巴地蜷缩着,仿佛在无力地诉说着这酷热的难耐。平日里欢快鸣叫的知了,此刻也被热得有气无力,趴在树干上,偶尔发出几声单调而又沉闷的嘶鸣,仿佛也在抱怨这恼人的天气。冰棍儿的甜香在空气中若有若无地飘散,却难以驱散这无处不在的燥热暑气,人们在这酷热中,都盼望着能寻得一丝清凉。

傻柱和娄晓娥的餐厅,在成功化解恶意差评风波后,人气愈发高涨。新推出的 “冰镇绿豆糕酿樱桃”,凭借着清爽的口感和独特的创意,一跃成为店里的招牌甜品。每到用餐时间,餐厅内总是座无虚席,食客们或是大快朵颐,或是对这道甜品赞不绝口,欢声笑语在餐厅内回荡。然而,这份红火并没有持续太久,一场意想不到的危机悄然降临。

这天,傻柱正在厨房中,熟练地挥舞着锅铲,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菜肴在他手中诞生。娄晓娥则在前台,热情地招呼着客人,不时地为顾客们添茶倒水。就在这时,食材供应商老李,一脸愁容地走进了餐厅。他径直走到娄晓娥面前,无奈地叹了口气:“妹子,柱子呢?我有个事儿得跟你们说。”

娄晓娥见状,心中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她连忙把傻柱从厨房叫了出来。老李看着他们,苦笑着说:“真对不住啊,最近原材料价格涨得厉害,运输成本也跟着往上蹿,我也是没办法,食材的供应价格得提高至少 30% 。”

“啥?一下子涨这么多?这不是要我们的命嘛!” 傻柱瞪大了眼睛,手中的锅铲差点掉落在地,满脸都是不可置信的神情。他心里清楚,食材价格的大幅上涨,就像一把高悬的利刃,直接威胁着餐厅的生存。如果不提高菜品价格,利润空间将被严重压缩,甚至可能陷入亏损的泥沼;但要是提高菜品价格,又担心会让许多老顾客望而却步,失去这来之不易的客源。

娄晓娥也面露难色,她陪着笑脸,试图和老李商量:“李大哥,你看我们一直合作得这么愉快,能不能少涨点?这突然涨这么多,我们实在有点扛不住啊。”

老李无奈地摇了摇头,摊开双手说:“妹子,我也不想这样啊,上面的价格就这么定了,我也得养家糊口不是?我也难啊。”

傻柱和娄晓娥陷入了两难的困境,仿佛被一道无形的枷锁束缚住,难以挣脱。他们知道,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必须尽快想出解决办法。两人关起门,在餐厅的小办公室里,开始了一场激烈的商讨。

娄晓娥皱着眉头,沉思片刻后提出:“要不我们再找找其他供应商,说不定能找到价格更合适的呢?”

傻柱点了点头,神色凝重地说:“行,也只能先这么试试了。明天一大早我就去市场上转转,多问问几家,总能找到出路的。”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傻柱就骑着那辆破旧的自行车,“嘎吱嘎吱” 地穿梭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他先是来到了离家最近的菜市场,摊位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食材,但摊主们给出的价格却让他大失所望。接着,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往食材批发市场,这里的食材种类更为丰富,可价格却依旧居高不下。他一家一家地询问,仔细地对比着食材的品质和价格,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后背留下了一大片深色的汗渍。然而,一圈下来,他发现大部分供应商的价格都差不多,甚至有些还比现在的供应商要贵。

傻柱有些沮丧,他拖着沉重的步伐,来到街边的长椅旁,一屁股坐了下来。他用搭在肩膀上的毛巾擦了擦额头豆大的汗珠,心中暗自思索着对策:“这可怎么办?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突然,他脑海中闪过一个人影 —— 之前在农村合作过的一位农户老张。老张家里自己种植蔬菜,养殖家畜,食材新鲜又绿色,而且为人实在。傻柱眼睛一亮,立刻起身,在街边的公用电话亭给老张打了个电话。

电话接通后,傻柱连忙说明了来意:“张叔,我是傻柱啊,之前在您那儿进过食材的。现在我这儿遇到点麻烦,食材价格涨得厉害,您那边咋样啊?”

老张爽朗的笑声从电话那头传来:“傻柱啊,巧了,我最近正好扩大了养殖和种植规模,有足够的食材供应。而且咱都是实在人,价格肯定比那些中间商要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