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筝跟着她进了大门,随后又乘轿走了一段路,最后才在一院落里落了轿。前来迎接的下人们都是些年轻的丫鬟。
明筝一出了轿子,就有一个年轻的女子向她屈礼:“请大奶奶安。”
这个女子梳着双鬟,身着灰紫色的褙子,个子看上去有些粗壮,比她长得高大,皮肤有些黝黑。
明筝朝她点点头,然后女子一直跟在她身后,与她撑伞,一直到了屋子。女子才收了伞,然后安静地立在明筝身后。端王妃终于到家了,她随口向跟前的丫鬟打听了一句:“王爷呢?”
“禀娘娘,王爷一早出门了,现在还没回来。”
端王妃知道后也没多问,她招呼明筝坐下,紧接着有下人上了茶果。
“咱们这里就是雨水多,特别是赶上秋天,有时候十日只有两三日放晴。”
明筝说:“雨水太多了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对啊,咱们刚来这边时我还很不习惯。总觉得这样的天气太潮了。不过冬天不算太冷 ,夏天又无酷暑,习惯了就觉得还是挺舒适。不像京城夏天炎热,冬天又有严寒还很干燥。我来这边后皮肤也变得白皙水润了不少。”端王妃说到这里又笑了起来:“像妹妹这般天生丽质的倒没这个烦恼,不想咱们这些普通人,就得留意自己容貌是不是跟不上了。”
说到后面端王妃又叹息起来:“咱们王府莺莺燕燕的很是热闹,一会儿你见识见识。”
就在端王妃说这话没过去多久,王府里的这些侍妾,庶子、庶女们打听到王妃回府纷纷前来请安问好。
明筝瞧去,侍妾一共有七人,庶子、庶女们一共有十五人。那些侍妾们倒是清一色的美人,却又是环肥燕瘦各不相同。
小主,
明筝心道这端王的审美倒是多样化的。
端王妃对于这些人也没多少笑脸,冷冷地应付了一回。不过倒是向他们热情地介绍了明筝。
“这是寿安侯家的大奶奶,也是你们的大奶奶,规矩礼数可不能缺。”
当下那些人又纷纷与明筝行礼,跟前那么多张脸,明筝也分不清谁是谁,只是含笑着答应道:“冒昧打扰了,请多多包涵。”
后来端王妃和明筝说:“他们跟前你也不用客气,在我面前你也不用客气就当是自家人。”
从雒城来的一路上端王妃对明筝颇有照顾,王妃在她跟前又十分随和,根本不摆什么架子,两人相处得犹如姐妹一般。
明筝惦记着萧闰棠的身体,在王妃跟前坐了一盏茶的功夫就准备告辞了,王妃也道:“知道你是惦记兄弟,不过一路舟车劳顿,你也要好好歇歇。回头我多拨几个服侍的下人过去,你缺什么直管和我说。”
明筝道了谢,王妃便让人送明筝回那边添香阁。
她这才换了身家常的衣裳,又打了个盹儿。醒来时外面的雨势也变大了,端王妃问道:“现在什么时辰呢?王爷可回来?”
“禀娘娘,现在已经酉正,王爷还没归家。”
天气不好,雨蒙蒙的看上去马上就要天黑一般。王妃道:“派人去寻寻,然后接王爷回来。接风宴可准备好呢?”
“已经按照您的吩咐备下了。”
端王妃点点头,又问:“添香阁那边可有什么话?”
“倒还安静。”
“盯紧一点儿,有什么异样立马来向我禀报。”
快到二更添的时候端王总算回家了,端王没有半丝的抱怨连忙迎了上去:“王爷今天出去大半天辛苦了。”
端王说:“还以为你们要多几日才到家。路上可还顺利?”
“还好,只是你那表弟身体不好,才出发没多久就病倒了。人我已经替您请回来了,也按照您的要求给安排好。”
端王笑道:“王妃辛苦了,将来大事已成的话定不会忘记王妃的功劳。”
王妃心道,但愿你记得我的好就成,能把多点的心思用在我身上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