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有可能,家里人不同意,然后偷偷跑出来过日子,也不是没有。我听人说,有的人越是缺什么,就越想表现出来。十有八九是私奔的。这将来说不定还有好戏看。”
这些七嘴八舌一番,后来一个年纪稍微大一些的妇人听不了下去了,她拧干了衣裳,然后道:“你们背后说人家长短,也不怕烂舌头。”
“乔婶儿,你和他们家挨得近,两人是什么情况你说说看。”
“我才不会像你们这样就爱造谣生事。”
“没意思,不想说就不说呗。何必对咱们冷嘲热讽的。我就不信你背后没议论过人。”
乔婶儿也不理会他们,提了满满一木桶的衣裳自个儿回去了。
乔婶儿家就住在明筝他们家隔壁,住进来这几日偶有照面,只是还没怎么说过话。乔婶儿将衣服晾晒好了之后,想了想便拿了点东西主动来到了隔壁。
明筝正在捣鼓她的那些药材,抬头就见了乔婶儿,她忙丢开了手里的事上来招呼:“婶子可有什么事?”
乔婶儿笑说:“裴太太忙着呐。”
“也没什么事。”她去屋里拿了张凳子来请乔婶儿坐。
乔婶儿忙说:“这是家门前的一棵枣树上结的枣子,味道很好,给裴太太送些过来尝尝。”
明筝听说了忙去找了个筐子将那些新鲜的冬枣倒了出来,又再三感谢:“枣子很好,个头又匀净,谢谢了啊。”
乔婶儿道:“几颗果子也不值钱,对了,你这簸箕里晾晒的什么?”
“这是紫花地丁。”
“看着不是野草么?”
明筝笑着摇头介绍说:“这是紫花地丁,可以入药的。看上去虽然不怎么起眼,可是也有大用处。可以清热解毒,又能凉血消肿,不管是内服还是外敷都能有一定的药效。说来还能做食物,还是嫩茎的时候采摘回来用来做汤,做面食,做粥都不错。”
乔婶儿一脸讶然地看着明筝,心道现在也还没穷到吃野草、树根啊。
“听你这么说倒是件宝贝。”
“算不上多宝贝,这样的野草在旁人眼里看来或许就和别的杂草一样,不过即使一根野草说不定也能有它自身的价值。”
那乔婶儿想了想才说:“裴太太这话倒是受教了。听你这口气应该也读过书吧?”
“当然读过,自三岁起就跟着识字,认药材了。”
乔婶儿一听更是吃惊:“三岁?那也太小了,你们家是做什么的?”
“我祖父是个大夫,我自幼跟着他学习医术。”
乔婶儿看明筝的眼光已经变成了敬佩,心道看样子也是好人家出来的姑娘,哪里有那些长舌妇们说的不堪。
“婶子要是有什么舒服的地方,我可以替您瞧瞧。”
就因为明筝的这句话,然后拉开了她在莲花村行医的序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乔婶儿起初还不大相信,直到她将手递给了明筝,明筝当时就给她把了脉。没一会儿她就和乔婶儿道:“婶子到了夜里虚汗多是不是?”
“对,最近这段时间总是如此,而且夜梦多,容易醒,我是不是得什么大病呢?”
“不像是有什么大症候。不过有些阴虚阳亢罢了。这些都能调理。”
乔婶儿听了明筝这番话,心下才真正地对明筝敬服。
“太太在城里的时候也会给人看病吗?”
“那是当然,之前我开了一家药铺,每天都很忙。到了这里清闲下来了反而有些不习惯。”
“没事儿,到时候邻里间串串门日子就混过去了。还有村里别的女人爱嚼舌根,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