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一行到了城门外,看守城门的士兵拦住了他们,薛沛连忙奉上了朝廷的派令,守城的士兵知道是新来的将军这才赶着行了礼。
他们的车马进了城。
这时候看守城的其他士兵问了句:“这么大的排场,是谁啊?”
“接替刘老将军的人。”
“哦,看上去也有三四十的样子。咱们云崖也能迎来新的将领了。”
跟前的伙伴却眉头紧锁,伙伴见他这副模样又问了一句:“有哪里不对劲吗?”
“新来的主将姓裴。”
伙伴听后吃惊道:“不能够吧,不过兴许是巧合,天底下姓裴的人多得去了。”
裴旭他们的人马进了城后找人打听了住处。
进城后明筝一直留心着周遭的环境,说是小城,然而也没什么像样的城建,七零八落的棚户,有些屋子甚至没有房顶,外面围了一大圈栅栏,就是间屋子。
街道上也没几个行人,来往的人不是裹着头巾就是戴着幕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走了一段路,车子终于停下来了。明筝抱着重楼下了车,她看见了这处宅子,比起京城的公主府自然是差得太远。
黄泥墙下面还有大块裸在外面的条石,建造得有些像村中的房屋。
他们到来之后,有一对中年夫妻迎了上来。
“将军、夫人一路辛苦了。”那个中年妇人身材矮小,手里拉着个十四五岁的女子,女子生得黑黑胖胖的,扎着两条粗粗的麻花辫,身上裹了件蓝色衫子,底下是绿色的裤子。耳朵边戴了一朵红色的绒花。看上去朴素无比。再看这家的男主人行动间有一条腿有些瘸,倒是没多少的话。
明筝笑着向他们点头说:“将来只怕还要仰仗你们。”
“夫人客气了,请进屋吧。”
明筝将孩子放下后,重楼就跌跌撞撞地朝里面跑去了,半夏在后面追逐。
明筝赶紧回头去搀扶裴旭。
此处也安顿不下那些护卫,薛沛便与裴旭道:“将军,我先带着兄弟去安置了。”
“好,安顿好了回头再来找我。”
这处宅子上下加起来不过十来间屋子,幸而明筝他们一行就四人,加上许家三口也足够住了。
宅子的前院有一间朗阔的议事厅,一色的黑漆桌椅,陈设简朴,议事厅后面连接着后宅。议事厅上悬着一块匾额,匾上所书“宣和堂”。后宅是将军家属所居之处。小小的院落里有一棵不知名的树木,那棵树木生得低矮,倒是挂了一树的叶子。还能看见井栏等物,明筝有些吃惊地问道:“咱们这里有水井吗?”
“有的,这处水井打得深,一年里枯水的日子屈指可数,大多数都能供应上。”
明筝知道水源对于这样的边陲之地有多么地重要,自家有水井的话的确减少了许多麻烦。
许家三人正式来拜见了裴氏夫妇,那位许大叔一直没怎么开口,说话的都是旁边的妻子。
“你们都是当地人吧?”
“对,咱都是当地人,咱家老头子生在云崖,长在云崖,我是从黄县嫁过来的,至今也有二十多年了。”
“你们跟前就养了这么一个女儿?”
许娘子忙说:“不是的,前面还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死了,小儿子在军营里。二位没来过云崖只怕还不知道咱们这边的情况,现在还留在本地的大多都是军户。”
对于这个时代的军户制度明筝并不清楚,她看了一眼裴旭,裴旭握了握她的手,示意她后面会和她详加解释。
明筝才没接着问下去。
许娘子又和明筝说:“夫人跟前也没带多余的仆妇丫鬟,要是不嫌咱家春燕粗鲁,就让她跟着夫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