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晓时分,天色仍未完全放亮,蜀汉军营已然一片忙碌。中军大帐内,烛火摇曳,诸葛亮眉头紧锁,手中羽扇有一下没一下地轻敲桌案,打破了帐内的寂静:“逸尘,当下局势愈发险峻,曹魏与东吴蠢蠢欲动,我军虽有小胜,但长远来看,军事人才匮乏,恐难支撑北伐大业。”
凌逸尘微微颔首,神色凝重,“丞相所言极是,昨夜我辗转难眠,反复思量,唯有广纳人才、悉心培养,才能增强我军实力。我想效仿古时军营练兵与讲武之法,于军营之中开设专门的讲武之所,将先进的军事理念与实战技巧传授给有志之士 。”
老将魏延大步跨进营帐,双手抱拳道:“于军营内设讲武之所?自古以来,练兵皆在日常行军作战中,将士们在实战里摸爬滚打,积累经验。如今专门开辟地方授课讲学,这不是浪费时间吗?莫不是年轻人异想天开?”魏延声如洪钟,满脸质疑,目光紧紧盯着凌逸尘,他的眼神中既有对传统练兵方式的坚守,也有对新事物的本能排斥。魏延心里暗自思忖,自己戎马半生,战场上的真刀真枪才是最好的老师,这凭空冒出来的讲武之所,能有什么用?
凌逸尘不慌不忙,上前一步,拱手说道:“魏将军,时代更迭,如今的战争与往昔大不相同。曹魏军备更新换代,东吴水军诡谲多变,若我们依旧墨守成规,如何能在战场上克敌制胜?我已详细谋划,参考过往名将练兵之法,结合当下局势,定能让我军实力大增。”他一边说着,一边在脑海中迅速检索着过往系统提供的古今军事对比资料,试图从那些详实的案例中找出更具说服力的论据,就像在黑暗中寻找照亮前路的灯火。凌逸尘回想起系统展示的古代名将以创新战术大破强敌的战例,语气愈发坚定:“当年韩信背水一战,打破常规,方能以少胜多。我们蜀汉如今也需革新,讲武之所便是求变之道。”
诸葛亮目光一亮,轻击羽扇,“逸尘所言有理,我军正缺新鲜血液与新式战法,这讲武之所或许能为我军注入活力,值得一试。”丞相的认可让营帐内的气氛稍有缓和,但魏延依旧眉头紧皱,他的担忧并非毫无道理,毕竟这关乎蜀汉军队的未来走向,容不得半点差池。魏延虽然不再言语,但心中仍存疑虑,只是丞相发了话,他决定先看看这讲武之所究竟能弄出什么名堂。
魏延却仍有疑虑,“即便如此,这讲武之所的授课内容、师资人选又该如何确定?这可关乎我军未来,容不得半点马虎。”
凌逸尘心中一动,脑海中响起系统的声音:“宿主,关于授课内容与师资,我已整理海量资料,涵盖古今名将策略、兵法要义,可助你一臂之力。”凌逸尘稳住心神,有条不紊地阐述着自己的想法,从排兵布阵、兵器运用,到士气鼓舞、地形勘察,每一个细节都讲得条理清晰,听得众人频频点头。这一刻,他仿佛化身为利用系统知识抽丝剥茧分析案件的主角,凭借着超越时代的智慧,在众人面前展示着自己的胸有成竹。凌逸尘详细讲述着如何将系统中的先进军事理论与蜀汉实际相结合,提及在兵器运用课程中,会引入对新式弩机改良的讲解,让士兵能更好地发挥兵器威力。
待众人散去,凌逸尘回到营帐,轻声呼唤:“帮我想想办法,讲武之所的事有了些进展,但我总怕有疏漏。”就像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难题向家人求助时那般,他在这个陌生的时代,那个给予他建议和支持的存在是他内心深处最温暖的依靠。
一个温柔且充满关切的声音在心底响起:“别着急。教学讲究因材施教,每个人天赋不同,你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着重培养。多分享有趣的实战故事,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主动思考、积极学习 。”回忆起现代教育中那些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方法,又补充道:“你可以组织学员们进行小组讨论,针对一个战术问题各抒己见,这样能加深他们的理解。”
凌逸尘心中豁然开朗,“还是你想得周全,有你和系统帮我,我心里踏实多了。”
在系统和那个声音的帮助下,凌逸尘日夜忙碌,制定授课内容与教学安排。他将系统提供的军事理论与实战案例分类整合,编成教材。又在军中挑选经验丰富的将领,以及对兵法有独到见解的谋士,担任讲师。那些日子里,他常常废寝忘食,在堆积如山的资料中穿梭,与将领们反复研讨。为了让教材通俗易懂又贴合实战,他不断修改完善,一个小小的战术细节都要琢磨许久;在挑选讲师时,他亲自考察,与每一位候选人深入交流,评估他们的教学能力和军事素养。凌逸尘还专门组织了试讲,让候选讲师们在小范围内授课,根据学员们的反馈来确定最终人选。
讲武之所开办的消息一经传出,整个蜀汉军营沸腾起来。各地的热血青年和军中士兵纷纷赶来,报名者络绎不绝。开堂当日,场地内人头攒动,年轻的面庞上满是对知识的渴望。凌逸尘站在高台上,目光坚定地扫视着台下众人,大声说道:“诸位,今日你们踏入这讲武之所,便肩负着蜀汉的未来。北伐之路,荆棘密布,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凭借所学本领,定能为蜀汉闯出一片天地!”台下掌声雷动,士气高涨,那热烈的氛围仿佛能冲破天际。人群中,年轻的士兵张峰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他握紧拳头,暗暗发誓一定要在讲武之所学有所成,为蜀汉效力。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