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汜看的心头火起,只是强压着没爆发。
至于小皇帝永宁,也耐着性子,没有闹腾,只是面无表情的看着。
江汜暗自叹了口气,道:“退朝!”
“退朝——”苏长弓高呼。
江汜带着小皇帝回到上书房,小皇帝永宁这时才活泼起来。
永年拉着江汜的手,不解道:“大姐,为何今日大朝才来了三个人?以前父皇在世时,大朝有好几百人呢?”
江汜心情烦躁,也不好当着小皇帝的面发作,当然也不会告诉永宁,大臣们不来上朝是因为自己。
江汜微笑道:“永宁,父皇刚去世,大臣们都沉浸在悲痛中,等过段时间,大臣们就会来上朝了。”
小皇帝永宁听完,只是糊里糊涂的点点头。
朝臣与江汜的拉锯战持续了三个多月,直到入秋,秦正解决了八荒教的事,重新回到白虎关。
秦正坐在太守府的书房,马军给秦正泡好了茶,拿出两个多月前,京城发来的公文和私信。
其中有有吏部的、有工部的、有礼部的,最多的还是兵部的。
各部堂官纷纷给秦正发来私信,询问秦正关于对待摄政王的意见,是废还是留。
当然,兵部堂官何奈的私信最多,刚开始几封还好,都是询问秦正意见的,后面几十封,全是斥责,说秦正为何不理他。
直到马军把西北三关的战事写成公文发给朝廷之后,何奈才停止写信斥责秦正。
大乾边关的战事牵动所有人的神经,虽然这些藩王造反,可还算知道轻重,没有胡来;
造反的藩王们,控制着战争的节奏,缓步推进,担心一个失手,朝廷撑不下去,北元大军长驱直入;
到那时,什么都晚了,哪怕是打进了京城,当了皇帝,也同样免不了要和这些外族对上。
秦正看完所有公文和私信,先给何奈回了一封,告诉何奈:为了缓和朝臣和宫里的矛盾,建议摄政王“垂帘听政”;
秦正解释道:锤炼听政是最好的选择,既不违反大乾的祖制,也不伤害朝臣的忠心。
秦正给何奈的信发出去后,又给各部堂官、勋贵、甚至是宗人府写了信;
信上的内容无一例外,全部提出让江汜“垂帘听政”的。
当何奈收到秦正的飞鸽传书后,哈哈大笑,孙武有些不解的问道:“部堂大人,难道有喜事?”
何奈咧张着大嘴,道:“喜事?何止喜事,来,你也看看。”
孙武急不可耐的接过何奈手里的字条,先看了字迹和落款,居然是秦正写的,孙武也忍不住笑出声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孙武看完信,道:“部堂大人,我认为可行,完全可行,秦正这小子,还真是个鬼才。”
何奈大笑道:“好了,有了这‘垂帘听政’,我大乾朝廷可以拧成一股绳,就可以全力对付这些反叛的藩王和世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