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希望在他成年及冠之后镇国公就寿终正寝,这样也免得他难做。
或者,像正统朝一样,让他顺利接手朝政。
朱见深脑海中的想法很多,也很乱。
一边是皇叔驾崩前和自己说的话,一边是刚刚大朝会上自己的所见所闻。
他不知道到底哪个才是真的。
镇国公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就目前来说,只要镇国公在朝堂之上,那朝堂就乱不了,党争也不会出现。
于国家、于他而言都是最有利的。
朱见深回到御书房没多长时间,杨轩和于谦也到了。
总管大太监进来禀报。
“快请!”朱见深连忙道。
随着杨轩和于谦走了进来,朱见深也站起了身,表达对镇国公的尊敬和重视。
“老祖,方才您一出现在朝会上,百官连大气都不敢出,属实是痛快。”
“这些日子,朕被他们搅得烦不胜烦。”
“连于先生都被他们诬陷成大奸之人。”
“朕心里实在是憋屈,还好老祖你你来了。”
“不然朕真不知道今日大朝会要如何收场!”
朱见深说道,脸上还带着痛快的笑容。
“陛下勿忧,百官之所以敢如此,无非就是因为陛下年幼,皇权式微。”
“若是待陛下成年,重振皇权,这朝堂之上将会只有陛下一个人的声音。”
杨轩看着朱见深说道。
“老祖还是称呼我为见深便好,这又不是在朝堂上。”朱见深说道,将自己的姿态放的很低。
不管将来他和镇国公如何,但就目前来说,他还需要仰仗镇国公的威望,稳定朝堂。
“如此,那老夫便不客气了。”杨轩是真的不客气,直接就对着朱见深称呼起见深来。
按照辈分,杨轩这么称呼是没有任何问题。
可朱见深是皇帝,而且他和朱见深的关系也没有那么亲近。
可以看到,在杨轩称呼见深的时候,朱见深的神色略微有些不自然。
尽管他已经在很努力的掩饰了,但还是没有逃过杨轩的眼睛。
他太嫩了!
还做不到喜怒不形于色。
杨轩则不在乎这些,在他的眼里,朱见深就是一个小辈。
皇帝又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