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求跟着他们享福,只要不给小两口添麻烦就成,你也知道我的身体,这些年是我拖累了他们。”吴婆婆感叹道。
“啥拖累不拖累的,现在你这不是好多了吗?再说少杰和他媳妇多孝顺啊!你就偷着乐吧!”
李婆婆说的是心里话,别看人家年纪轻轻就守寡,但不得不承认养了两个好儿子,各个都那么孝顺,就连儿媳也是如此。
哪像自己,男人倒是活着,但对家里的事情却不闻不问,成亲几十载没少被婆婆磋磨,他都选择视而不见,好不容易把婆婆熬死了,本以为可以出头了,结果几个儿子又到了娶妻生子的年纪,这辈子就没一个人能理解她。
有时她倒觉得有这个男人,还不如没有,只不过如今上了年纪,不愿去计较罢了。
人家吴婆子虽从年轻就守寡,但好歹上面没有公婆压着,娶了两个儿媳加在一起的聘礼还没他家一个的多,这大概就是命吧!
如今人家更是厉害,马上就要搬去镇上享福了,如果被那几个从年轻时就喜欢嚼吴家舌根的人得知,还不知如何嫉妒呢!
吴婆婆长叹一口气,说道:“正因为两个孩子孝顺,我才更觉得拖累了他们。”
虽然大夫已经说了,自己这些老毛病都是年轻时累出来的,就算吃药也没啥大作用,但孩子们还是一如既往的往家里买补药,每年都要花上一二两银子,每每想到这些,她就特别内疚。
“都是一家人,说啥拖累,要是我的儿子有你家少杰、少文一半孝心,我做梦都能笑醒。”言罢,李婆婆还瞥了眼四周,发现并没有其他人,这才松了一口气。
别瞧她费劲巴力给几个儿子都娶上了媳妇,但却没有一个省心的,如今还没有分家,便开始藏心眼,不是干活偷奸耍滑,就是外出做工回来,隐瞒真实收入。
若不是为他们娶妻生子已经掏光了家中所有,没钱建房,早就分家了,也不至于看着几个儿媳,为了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个没完没了。
“吴大娘,鱼给您称好了。”
李家儿媳拎着一杆秤从院里走了出来,上面的小鱼虽然有些已经死了,但还是挺新鲜的。
“好好,给大娘倒这盆里吧!对了,还没有说多少钱一斤呢!我好给你钱。”吴婆婆对小鱼的大小还挺满意,并不是那种特别小的,也好收拾一些。
李婆婆笑呵呵地说:“一个村住着,就不多收你的了,给六文即可。”
虽然这小鱼拿去集市或许能多卖一文,但这只是放了一夜,就已经死了大半,若是外放一天,怕是就会坏了,别说是卖钱了,吃都会坏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