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立以来,凤威营就摆脱了明朝的军事制度,采用现代编制作为基本作战单位,分为伍、棚、哨、团营四级编制,相当于班、排、连、营。
实际上,现在的凤威营两千人,相当于一个加强团。
炮兵哨长有了,招募士兵又成了难题。在这个时代,当炮手至少需要一些文化知识,至少要上过两年私塾。
毕竟,炮兵是一种技术兵种,不能马虎对待。然而,农家子弟大多能吃苦耐劳,不怕死,但读过书的却很少,几乎全是文盲。
现在培养也来不及,这事还得找孙传庭帮忙。不出三天,孙传庭送来了一百二十名新兵,都是他的同乡子弟,还有一些远亲。
这就是所谓的乡党。孙传庭是进士出身,家里有不少读书人,他的这些乡党大多能识字,至少能数到十。
这已经很不容易了!无论如何,炮兵哨算是成立了。虽然单兵素质比不上西洋炮兵,但总比那些目不识丁的海盗强吧?
炮兵哨成立了,身为炮兵哨官的颜继祖又头疼了,他两手一摊……有兵却没有炮,这工作没法做。
凤威营总共只有四门粗糙的虎蹲小炮,只能打石头和钉子之类的简易弹药。在东海海盗看来,这样的炮还不如一根烧火棍。
西安府倒是有一些佛朗机快炮,弄几门来也不难,但还是无法使用,因为佛朗机炮最轻的也有上千斤。凤威营是全军驮马化的快速反应部队,拖着这么重的炮,怎么快得起来呢?
失去了最重要的机动性,沈天石宁愿不要这个炮兵哨。
太难了,真的太难了。
明朝装备的铸铁炮非常笨重,还容易爆炸,归根结底是明朝的冶炼技术太差,远远落后于当时的西洋国家。
冶炼技术不好,大炮容易爆炸,就必须把炮管做得又粗又厚,动辄上千斤,甚至几千斤……铸铁重炮用于守城还可以,但快速机动是不可能的。
强行拖着重型铸铁炮出城作战,又缺乏骑兵掩护,结果就是一次次在辽东惨败,一次次成为运输队的队长。
后来,这些被满清八旗缴获的大炮,又成为了明朝军队的噩梦。
这条路行不通,两人商量后,办法还是有的,就是烧钱,制造铜炮。
青铜合金的韧性非常高,对冶炼技术要求较低,不会爆炸,可以制造出轻型野战火炮,但有一个缺点,那就是贵!
说实在的,大明就是穷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