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支由旧明军、叛军、山贼、马贼组成的军队而言,这样的战斗残酷至极,这样的损失无法承受。
崩溃,六万顺军在洛阳东郊全面崩溃,如潮水般涌入敞开的城门,无人能阻挡。
人挨人人挤人,顺军败兵纷纷挣扎着攀爬,很快就将城门堵塞。
前方枪林弹雨,炮火猛烈,后方则是拥挤的败兵,彼此践踏,推搡着企图逃回洛阳。
然而,越是想要逃,就越无人能逃出生天。
“完了。”
李锦愣在那里,他的周围全是败兵。此时日头正高,别说坚守三天,就连半天都无法坚持。
败兵如退潮般汹涌,恐怖的混乱如同瘟疫般在整个二十万顺军中蔓延,甚至波及到了南郊,高一功的部队也无法幸免。
南郊,高一功仍在奋力进攻。
“一切都完了。”
寒冬之中,李锦如同被冷水浇头,从头凉到脚。他怎么也料不到,他的五六万兵马竟会在半个时辰内崩溃!
东郊阵地失守。
他未能守住,他成了大顺的罪人。等凤威军收拾完他,向南推进时……与孙传庭、李岩激战的高一功也将面临覆灭。
这就是决战,一旦一处防线被突破,崩溃就会蔓延至整个战线。
李锦颤抖的嘴角勉强挤出两个字:“举旗。”
他在历史上留名,自然非等闲之辈,他也有备选计划。李自成将大顺军一半的精锐交给了他。
大顺的三道防线,总计约有四万兵力。
李锦手中握有两万,藏于不远处的洛阳城东北角,借助城墙的遮蔽形成视觉盲区。
这两万骑兵尚未暴露。
原本他们是李锦的总预备队,留待关键时刻冲锋陷阵,却未曾想在战争一开始就派上了用场。
“举旗!”
面对全线崩溃,他别无选择,只能命令三道防线出击,让大顺的精华力量奋力一搏,期望能够扭转战局。
所谓三道防线,是指一队重装骑兵,排列成三行,前列持骑兵枪和长兵器,后两列则挥舞短柄巨刀。
虽不算严格意义上的重装骑兵,但三道防线的装备比八旗略逊一筹,却比轻骑兵的铠甲更厚重,堪称大明特色的一种中型骑兵,兼顾机动性和冲击力。
铁鳞甲外覆以软绒护甲,这是大明边疆铁骑的古老传承,那曾是九境边疆的战术秘辛,如今为李自成所领悟。
李锦紧咬牙关,咆哮道:“射出鸣箭!”
一道尖啸的箭矢刺破天际,不久,地面随之颤动,犹如神魔交战的前兆。
十里之外,风威军团的统帅大帐。
“哈哈!”
李迁轻拍铠甲,跃然而起,低笑道:“他们来了。”
沈天石持着望远镜,目光锐利,注视着洛阳城北偏西,城墙阴影后的死角,一片蓝甲骑兵如洪流般涌出。
“三堵墙来了。”
参谋军官们纷纷举起望远镜,指点议论。他们等待的,就是这一刻。
沈天石微笑着,顺军已无退路,拼死一搏,终于亮出了最后的底牌。顺朝虽有五十万大军,却未令他畏惧。
唯有这三堵墙,尚值得一战。
两万精锐骑士奔腾而来,犹如蓝色的风暴席卷原野,直扑风威军团的步兵团防线。
随着大地的震撼,三堵墙加速冲刺,灵活地向两侧扩展,形成一个弧形攻击阵列。
第一排身披双重铠甲,手持骑枪;后两排握着大刀,清一色的短柄巨砍刀,在阳光下闪烁冷冽的锋芒。
颇有看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