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军府内混乱不堪。
“咕咕。”
后院的信使鸽舍中,繁多的魔力信鸽振翅欲飞,此刻不断有亲卫释放它们,沈天石竭力调动所有可用资源。
寂静中,黄得功颤抖着问道:“大明就如此陨落了吗?”
“吴三桂,叛逆之徒!”
大厅内,群臣怒目圆睁,痛斥道:“此贼胆敢何为?”
“想要成为平西王,此贼野心勃勃!”
骂声四起,沈天石面色凝重,一言不发。现在说这些又有何用?或许在吴三桂掌控山海关那一刻,结局早已注定。
若他心系大明,无论说多少遍,别说一个平西王与千里的领土,就算刀刃架颈,他也绝不叛逆。
若他心中无明,那背叛只是迟早的事。
这些年,吴三桂在山海关养精蓄锐,沈天石暗中观察,他不过是在等待,看大明或大清哪个会给出更高的价码。
这位吴将军心中,一直怀揣着帝王之梦,这个梦,直到康熙年间才无法隐藏……
骂声之后是死一般的寂静。
在这寂静中,沈天石缓缓开口:“各位大人勿慌,天石早已在帝都布下秘密网络,关键时刻自会行动,保护宫廷贵胄们冲破困境。”
他并未透露实情。
这些秘密网络本是为了在紧急时刻,确保他的父母家人、亲戚朋友能从帝都安全撤离。
如何联系,如何使用,他已经全权交给父亲沈国辅处置。
原本这是为了防范崇祯皇帝可能的变故。
然而……
“嗯?”
史可法、孙传庭等人的黯淡目光重燃希望,这句话仿佛给众臣带来一丝曙光。
然而。
史可法、孙传庭此刻心情复杂,相对无言。皇帝的明智与否尚在其次,一旦发生意外,大明将四分五裂。
皇帝是大明的象征,他的失踪必将导致人心涣散,黄河以北的土地恐将全部落入异族之手。
但沈天石会尽全力去救吗?
在众人注视下,沈天石深邃的眼眸闪烁着智慧与决心,他平静地说:“开始军事会议吧。”
军情紧迫。
沈天石毫不犹豫地开始调兵遣将,此刻无暇他顾,先稳定局势再说。
他抱拳轻声道:“各位长辈兄长,天石逾矩了。”
“好。”
史可法坚定地答道:“贤侄尽管下令,老夫必遵从。”
李岩、李锦、黄得功点头称许。
此刻,疾风斩棘般,李岩挥剑斩落了马士英和左良玉这两个恶贼,沈天石实则已成江南天地间的第一强者。
巨厦摇摇欲坠。
然而,一根支撑着大明帝国的天柱正踏上历史的舞台。
“嗒,嗒。”
沈天石稳步走向地图前,步伐起初沉如磐石,随后坚定而轻盈,开始部署一系列神奇的战术。
“李岩。”
“在!”
一连串的兵力调动随之展开。
从这一刻起,大明的年轻将领们正式登上历史的中心舞台。
李岩的部队沿大运河水陆并进,返回山东德州府、临清府,依托水关要塞布设防御。
“李锦!”
李锦的部队则取陆路,疾驰回援河南郑州、开封二府。
“砰!”
沈天石一拳击在地图上,黄河的位置,果断下令:“破冰,若不可,便炸开,火药自洛阳府调配而来。”
“领命!”
两位李将军拱手告别,匆忙离去。令人感慨的是,他们麾下的十万大军主要由顺军降卒组成,堪称顺军的精锐。
这十万人多数是老兵,装备齐全,粮草充足,他们依靠坚固的城池守住了黄河南岸的关键城镇。
一旦黄河南面的坚冰被炸开,必定能阻挡清廷的铁骑于黄河以北,此事定能成功。
二李的部队立刻连夜出发,赶往中原救援。
沈天石又缓缓开口:“孙传庭!”
此刻,他的霸气无所遁形,也不再客气。
孙传庭缓缓起身,庄重回应:“在。”
沈天石继续道:“请世叔坐镇洛阳,全力保全关中之地,兵马……我无法提供,世叔可自行斟酌行动。”
这位前大明兵马督师,乃是一位独当一面的帅才,他驻守洛阳,只要不轻举妄动,关中自无忧患。
“呵。”
孙传庭微笑:“老夫义不容辞。”
前督师大人斑白的鬓角下,眉宇间流露出一丝骄傲,仿佛重新点燃了他深藏心底的雄心壮志。
“世叔保重。”
“保重!”
互道珍重后,孙传庭整理衣衫,昂首离去。
不久,官厅内恢复平静。
只剩史可法和黄得功两人沉默不语,他们的心情复杂如海,内心波澜壮阔却又带着坚定。
这时,沈天石轻声道:“请黄总镇领兵北上,驻守徐州卫,居中支援李岩、李锦的部队。”
黄得功麾下皆为骑兵,适合作为预备队。
“哈哈。”
黄得功起身大笑,随即离去。
“黄某遵命!”
一番调遣后,各部兵马沿黄河一线布防,这是沈天石能调动的全部力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尽人力,听天命吧。
天已破晓。
提督衙门内仅剩沈天石与史可法两人。
看着史可法,他又轻声道:“请部堂大人坐镇金陵,统筹全局。”
论军事才能,史可法自认不及,爽快地应允:“好。”
这一系列调度,从容而有序...
沈天石在华丽的宴会大厅中缓步漫步,接着平静地宣布:“我将凤凰之翼军团的精锐,托付给部堂大人,您可在南部边境的直隶和两淮之地布设防御,以支援李氏兄弟和黄将军的部队。”
凤凰之翼军团,拥有六万勇猛的骑射手。
他计划将这六万雄狮分割运用,把四万主力交付给史可法,作为战略预备队,这支全骑射化的军团是战场上的迅捷雷霆。
“嗯?”
史可法颤抖了一下,震惊不已,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位英勇的侄儿竟会把凤凰之翼军团的核心力量交给他指挥?
“贤侄……此意何在?”
为何要将如此强大的军团分散部署?
沈天石却神色镇定,突然伸手在大明帝国的近海海岸线上画出一道悠长的曲线。
这条线路始于松江口,穿越黄海,直指天津卫。
“嗒,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