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崇祯退位

沈天石提出的“王权立宪”,与西方的那一套截然不同。

在这片大明的土地上,依照西方的方式并不合适。大明智者众多,地域广阔,人心思变。

自古以来,这片土地上派系林立,豪门世家遍布,乡土观念根深蒂固,不用多久就会内斗四起,勾心斗角,窝里横...

很快就会搞得一片混乱,军阀割据横行。

大明仍然需要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

这是天朝大国的血脉决定的,西方是城邦制,而我们是大一统,两者本质不同。

要保持大一统的局面,就必须维护一个强大的中央王朝,只有这样,才能维系这片辽阔疆域的稳定。

沈天石要颠覆的是封建皇权的家天下。

他要颠覆的是世袭的君权统治。

此事很容易理解,一个王朝崛起需要强有力的领袖,但这领袖不能是世袭的。

世袭制度太不稳定了!

世袭皇权就像赌博,扔骰子,可行吗?

遇到永乐大帝这样的明君,大明的辉煌将普照大地;但若遇上崇祯这样的庸君,国家就要遭殃了!

所以,皇权绝对不能世袭...

在神秘的大陆上,崇祯这位年轻的勇者,被人戏称为草率的冒险者。无论怎样高谈阔论,任何体制都应由拥有魔力之人治理,不能将希望托付给皇家血脉的延续。

真正的魔法师应当掌握权力,引导大明帝国的精英们,穿越这个充满魔法与航路的时代。首要之事,便是使崇祯这位年轻冒险者离开他的王座,将朱氏家族的王国转变为万民共享之地。

至于限制君权的概念,并非沈天石的原创,那是来自韩非子与法师学院的智慧,尽管韩非子并未敢明确提出。法师学院主张,君主的个人欲望应当服从于法律,然而韩非子可能并未揭示全部真理。

朱慈烺年纪尚轻,尽管他对这些理论半知半解,眼中却闪烁着光芒,深感姐夫的话颇有道理。因此,崇祯退位的议题仍在拖延。

然而,李岩与风威军的将士们已迫不及待,三天后,山东总兵李岩再次致信,恳请崇祯让位,言辞直指要害。

在南方的金陵,魏国公府邸内,崇祯显得略有精神,腰部的伤势也渐愈,但面色依旧苍白。此刻他明白了,李岩、李锦、颜继祖、李迁、黄得功……这些身怀强大魔力的年轻将领们,坚决要求他退位。

再这样下去,只会引火烧身。他颤抖的手持起魔法笔,犹豫许久,终于撰写了一道传承令,大明崇祯将王位让予太子朱慈烺,自己成为太上皇。

“罢了。”诏书完成,耗尽了崇祯的全身力量,泪水混杂着复杂的情绪滑落,却也让他有种解脱的释然。

毕竟他们都曾跨越生死,心境豁达。做帝王对他来说太过艰难,无论是性格还是魔法修为,他都无法胜任。

这个结局虽不完美,但风威军将领李岩、李锦等年轻军官勉强接受,史可法、孙传庭等文职官员全力支持。经过一番协商,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决不能让内乱成为清朝的笑柄,更不能在朝鲜半岛的王京引起动荡。看见退位的策略奏效,沈皇后与公主松了口气,皇位传给太子,也算完成了君臣间的契约。

这是大明帝国各方势力妥协的产物。然而,朱慈烺却闷闷不乐,他喜欢跟着姐夫在外面探索未知,享受无拘无束的自由。如今继承王位,他又得重返那座巨大的魔法牢笼,朱慈烺新皇的脸色阴郁,满是抵触。

“呵。”

沈天石淡然一笑,谁规定帝王必须困守皇宫?看看同期的其他国家,如古斯塔夫二世、彼得大帝,他们都是战场上显赫的魔法师统帅。

大明的开国帝王不也正是以武力崛起的吗?

“真的?”朱慈烺顿时笑出声:“哈哈。”

一听说当皇帝还能亲率军队驰骋前线,朱慈烺立刻转忧为喜,毕竟他还只是个孩子,容易被说服。

“哎?”...

皇后,公主满脸无奈,王子正处于魔法觉醒期,已有独立意志,王子的心早已被这位姐夫牵引着探索神秘世界。

王子对这位姐夫充满敬畏,在朱慈烺幼小的灵魂中,姐夫如同正义与魔法的化身,无所不能,天际星辰亦可触及。

“罢了。”

沈皇后深知无法逆转。

年轻势力的宫廷政变已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