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他是没打算这么快就开始操作这个账户的。
因为2008年次贷危机真正给大宗商品的价格带来实质性影响的那一波冲击,是发生在我们国庆长假期间。
而国内大宗商品的价格,也都是等到国庆长期休完后的第一个交易日才开始大规模一泻千里的,而且其中多数主要品种都是那种连续几个甚至是十几个一字跌停的走势,在这个过程中,也是没办法进行交易的。
可如今市场上的主力合约基本都是到8月份9月份就要进行交割的,如果现在选择在这些合约上面建仓的话,回头等到长假前还得重新对它们进行移仓处理。
在林奇看来,这纯粹就是多此一举,浪费表情的做法。
而那些在交易规则上足够支撑他持有到国庆以后
行情走出来可以正常交易的远期合约,成交量暂时又都少得可怜,根本无法满足需求。
在林奇印象中,当年大多数商品的价格虽然较国庆前都是近乎腰斩的水平,但里面跌得最惨的,还得是铜和橡胶这俩难兄难弟了。
本来这两个品种长期都是作为大宗商品的龙头,经济发展的风向标,没想到跌起来的时候也是领头羊,跌幅最高的时候双双都能去到百分之六七十。
他依稀还记得08年底的时候,铜价最低应该是去到刚刚2w/吨出头,而橡胶更是曾一度跌破了所有人都觉得有生之年几乎不可能看到的1w/吨大关,仅仅只剩下9000多/吨而已。
因此在他的配置中,是计划各自用3000w左右的资金分别配1000手铜和3000手橡胶,再用剩下那不到4000w左右的资金均分去配一配其他品种。
但即便如此,涉及到的那些品种也全都是千手起步的规模。
可就目前来看,几乎所有符合要求的远期合约日均都只有30~50手左右的成交量,根本没办法容纳1个亿这种体量的资金快速建仓。
当然,林奇也可以选择不管不顾地强行扫单建仓,但这样一来,立马就会对该合约的价格波动造成不正常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就会导致他很快暴露在市场上那些经验老道的大鳄眼里。
在残酷的期货市场里面,这种低持仓,低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