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些原因,对于抗战题材的电视剧,天朝的审核制度不仅宽松,而且政府还会对其有补贴。尤其是在十多年前,那时候甚至抗战电视剧还没拍完,政府给的补贴就够回本了。
于是乎,一批导演就发现了新大陆。
只要他拍抗战剧,不仅政府给钱,他拍出来的东西只要不是特别烂,也能给他挣钱。不管怎么想,这都是个决不亏本的买卖啊!
结果,这一批导演就专注于抗战电视剧。而他们的目标受众也很明确,那就是中老年人。因为中老年人距离抗战年代更近,有天然且强烈的民族仇恨,你只要是打鬼子,他们就愿意看。
那这受众有了,演员怎么找呢?既然是抗战,那总得有外国人说外国话吧!
只是后来经过不断试错,一方面考虑到老年人识字的不多,看不懂字幕,日语说出来观众也听不懂。另一方面,请外国人或者请配音开支要更大一点,为节省预算,这些抗战神剧的反派就全换成国人了。
那这些都有了,就该想剧情和场面了。
而所有抗战神剧的剧情说穿了都很简单,就是主角和敌人斗智斗勇粉碎掉敌人的种种计划,直到大结局再干掉敌人,要是想再煽情一点就会把主角或主角团里的人给写死。
但场面这东西就需要好好构思了。如果你拍出来的东西没有特点,和市面上的同类型电视剧都是一模一样的,那别人为什么要看你拍的。
导演们想了想,大场面太耗预算了,只能在演员身上下功夫,但为了预算,大演员又不能请。想来想去,一些导演把目光放在了动作上,他们知道看抗战的观众肯定会喜欢两个元素。一,观众喜欢看动作花哨有冲击力的,二,观众喜欢看鬼子被击败。
那么两者结合起来,鬼子被主角花哨有冲击力的动作击败,是不是特色就出来了?
说干就干,在一个个抗战导演的不懈努力下,一个个不符合常识,不符合历史,不符合物理三大定律的电视场景就出来了。包括但不限于,超越时代的武器,躲子弹,刀枪不入,能吃能炸的包子雷,原地飞天的轻功,以及手撕鬼子等等等等。
这些场面看得人是无语又痛心,它扭曲历史,挑战民族共识,各种奇葩剧情消解战争的残酷,让三观未成的青少年感受不到历史伤痛,树立不起对抗战先辈的崇敬。
而纪格父母这些中老年人也会对军人的实力有比较偏差的认知。
听完纪格的解释,纪格父亲表示自己了解了,打仗就是要用最小的伤亡去换取胜利,而儿子有能力帮助国家做到这点。当下开玩笑的表示,如果纪格有一天帮助天朝成为世界最强的话,他就把族谱划了,从纪格开始写。
小主,
纪格笑了,( ?° ?? ?°)?“到时候可别哭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