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滔滔不绝,待挂断电话后,师长反而信心大增,但没有立即报告红军指挥部,他怀疑导演部拉偏架,过早的知道自己的算盘,会对自己不利。
于是,他让作战参谋综合所有的情况,编制了一条地区人员识别概要,请求地方街道、村委会、公安部门、交通部门、铁路部门、民兵及预备役,认真研究,一旦发现可以不必抓捕,直接盯死,然后上报红军指挥部即可。
这一招很快就见到了效果,没多时,铁路部门送上来一条消息,一趟运煤的火车途经边境某市时,有人在夜里偶然看见,有穿着军装的士兵摸上了煤车,然后把自己埋进了煤里。
按正常分析,如果是红军小分队,直接搭车就行了,不可能还要鬼鬼祟祟的摸进来,所以肯定是蓝军人员。
这位夜里开小差的值班员,立了首功。
接着,情报接二连三,地方车站的人员报告,发现行似军人的穿着皮夹克,三三两两的背着包出现在短途汽车站,逃避安检,不坐正常的长途汽车,专门挑拉货的面包车进。
小短头、拼车、出租不要只坐面包,想干啥?不是黑社会还能是啥,一细听还是外省口音,再看通报,蓝军肯定没跑了。
再有的,居然以红军的身份住进了村里,和村里老百姓拉起来家常,殊不知这个村就有姑娘嫁成了红军的军嫂,谁不知道谁呢?
结果虽然他们对本地的一些知识掌握的还算精准,即使不听口音,嫂子几句话就套出来这伙人是冒牌的。
一来二去,地方单位联勤联防,政府也组织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城市安全综合演练,配合红军开展行动,各种信息没多久就摆在了红军指挥部桌面上,这让红军指挥部的首长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想到了蓝军肯定会搞渗透,没想到导演组这么偏心,一个蓝军师居然配了这么大的侦察分队,而且还混进来这么多支小分队,最少的三人一组,最多的一个班的兵力,好几十个,现在全像钉子一样,被红军“拍在”了板子上,就等什么时候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可首长一琢磨,为什么一点动静没有呢?
不应该呀?
蓝军的侦察兵既没有急于做地面引导呼叫炮兵,也没有去炸桥,只是混进来就静默了?他们在等啥呢?
这时,一个惊人的消息出现,在暴风雨师不远处的一个假指挥部发生了激烈的战斗,负责扮演师长的老兵已经和防守的一个警卫班全部阵亡,现场打的一塌糊涂。
蓝军要黑虎掏心?这招并不新鲜,可为什么没有配合的佯动呢?
所有的首长都拿着放大镜在观察着地图,看着被揪出来的蓝军小分队方位集中的区域陷入沉思。
就在这时,蓝军空军全面升空,开始按照已发现的各支小分队标注的位置,同时攻击,给红军造成了极大的混乱。
红军指挥部立刻要求所有就近部队以及民兵、武警部队展开围捕,红蓝双方在红军的地盘内打乱了套。
就在难解难分,指挥部准备下令暴风雨师抽调后方的预备队一定要吃掉这些钉子时,师长突然间下意识的喊了一声:“不好”
大家的目光马上转向了他,他果断的说:“蓝军要渡江了,他们在咱们后面一起放火,就是要引我们调动兵力,然后借机攻击我们的阵地”
他一边指着地图画着圈,一边接通电话大叫前面的两个团做好反击准备,一定不能让蓝军跨过来。
所有人又倒吸一口凉气,我们还没有准备好,在蓝军空军的袭扰下,各团的防线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很多重装备还在后面,尤其是装甲团和几个步兵团的坦克营,还没有到达指定位置。
就算是已经到达目的地的老1团,处在正面,现在也只有九个步兵连。炮营都没跟过来。
这还不是蓝军空袭闹的?导演队这帮“损种”,一点也不照顾红军面子,好像蓝军是他爸妈一样,每天换着花样的欺负红军。
所以,为了避免白天的大量战损,重装备只能晚上偷偷的走,这还要规避蓝军的各类观察仪器和侦察兵抵近侦察,所以效率非常低。
怎么办?
怎么才能拖住蓝军让其犹豫不定,给大部队再争取点时间?
实在不得已,只能来一个以乱制乱,你在我身后放火,我在你身后也放火。
你想往前冲,我就在后面扎你的屁股。
不得已,红军指挥部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再玩大一点,演一场大戏给蓝军那帮家伙看看,教教他们怎么做人。
暴风雨师居然把民兵拉了出来,而且成建制的配合已到位的部队,没等蓝军渡江,这边也准备渡江。
反正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要过来,我就过去。
这种耍无赖的作法,把蓝军整蒙了,因为从情报上看,对岸就一个红军主力师,而且还没全部到位,哪来这么多人?
一下子蹦出来上万兵力,这还不是最关键的。
不知道师长是怎么弄的,居然把全省体育大学的校长说动,纷纷派出了骨干学生参加军事演习,组建了一个高体能的特殊兵种。
这帮傻小子,在公路上扛着木制的坦克嗷嗷的跑,蓝军发现有红军坦克部队,没等看清是什么型号,坦克队伍就没了。
一切真真假假,蓝军也知道红军在那唱大戏呢。
但是问题是哪些真,哪些假自己并不清楚。
而且现在看来,原来地图上显示兵力薄弱的地方,好像兵力更雄厚。
蓝军的首长也怀疑红军动用了民兵,可是当高空侦察看到这支队伍的面孔,以及奔袭的行军速度,绝对不是普通民兵可比的。
他们根本不知道,他们看到的那个营,反复来回奔跑,装成了一个团,其实全是体育大学长跑运动员,这帮小伙子别的不会,扛着枪跑肯定能跑出好成绩。
红蓝军一下子陷入了僵持,短时间内谁也不敢动。
蓝军开始焦急的呼叫自己的侦察分队探清敌情,同时也晓得红军不会坐在那干等着,他们肯定也派了鬼过来,于是组织人员搜寻附近的红军侦察兵,防止他们背后使坏。
他们没想到的是,附近的这几支红军侦察兵,其实都是经过特殊加工的。
由于地缘因素好,我们师长提前给蓝军准备了一道菜,这道菜全部是经过挑选的北方某少数民族的棒小伙子,组成了一支专门的力量,外加上他还弄了一帮职业民族导游,混一块儿现在也已经完全混到了对方的地盘内。
而且还有一部分人员和对方区域内的老乡一起有吃有喝,亲切的很。
原因是导游地头熟悉,找地方安置也容易,平时找这些老乡打听消息也相对方便。
这就坑了蓝军,远距离跑人家门口来打架,装备再好也只能吃亏。
红军的破甲、墩箭和号箭三支小分队,一马三箭,此时要用上第一箭,指挥部命令墩箭执行“雷鼓计划”,这个计划的精髓就是像打鼓一样,给我使劲的锤,但别把鼓敲破了。
墩箭分队兵分五路,三人一组,伺机找茬儿给蓝军闹点动静,但是不能恋战,打完就跑,关键要隘是瞄的准、打的狠,溜的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