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氢气小球放入胡椒粒大小的装置中,然后使用数百束强大的激光,加热和压缩氢燃料。
“激光在进入环空器后,会击中内壁并使其发出X射线,然后这些X射线可以将其加热到1亿摄氏度——比太阳中心还热,并将其压缩到地球大气压的1000亿倍以上。
“高能激光会使小球表面等离子体化,其余中心材料受到牛顿第三定律驱使,最终会向中央坍缩发生内爆。
“在内爆时,只要对燃料球给予正确的高温高压就能发生链式反应——也就是‘点火’,随之便会放出大量能量。
“这种输出,即3万万亿瓦特的功率,本身就创造了非常极端的环境,更加接近于核武器爆炸。
“作为武器的氢弹中的氘氚是凝聚态,并用原子弹压缩实现瞬时整体核反应。在激光惯性约束产生核聚变中,氘氚也是凝聚态,不同点是用激光压缩。如此一来,便开辟了研究氢弹的新途径。Sir,咱们或许可以弄出不需要原子弹引爆的氢弹。”
史蒂芬:“……”
“磁约束核聚变(Magnetic confinement fusion, MCF)是利用磁场与高热等离子体来引发核聚变反应的路线。
“先加热燃料,使它成为等离子体形态,再利用磁场,拘束住高热等离子体中的带电粒子,使它进行螺线运动,进一步加热等离子体,直到产生核聚变反应。
“目前国际上主流的方案是使用托卡马克技术来达成磁约束核聚变。相当于‘磁笼’和‘箍缩’的混合体,外形有点像轮胎,内含多组线圈,有些线圈负责形成强磁场,从外部来约束等离子体,有些线圈负责箍缩,从内部来约束等离子体。
“托卡马克是俄语单词токамак,来源于环形(toroidal)、真空室(kamera)、磁(magnit)、线圈(kotushka)。指的是“带有电磁线圈的环形真空室”。
“它的中央是一个环形真空,外面围绕着线圈。通电时其内部会产生巨大螺旋形磁场,将其中的等离子体加热到很高温度,以达到受控核聚变的目的。
“向环形真空室内充入一定气体,在微波等预电离手段的作用下,产生少量离子,然后通过感应或者微波、中性束注入等方式,激发并维持一个强大的环形等离子体电流。
“这个等离子体电流与外面的线圈电流一起,产生一定的螺旋型磁场,将其中的等离子体约束住,并使其与外界尽可能地绝热。
小主,
“这样,等离子体才能被感应、中性束、离子回旋共振、电子回旋共振、低杂波等方式加热到上亿度的高温,以达到核聚变的目的。
“计算表明,在输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磁场强度每增加一倍,等离子体的体积就可以缩小16倍,高磁场强度将会大大缩小核聚变装置的体积,从而减少成本,降低自身能耗。
“Sir,根据我的计算,预测会捏合成一个3m高、9000 kg重的装置,在正常情况下产生最少2000特斯拉磁场。
“重点是捏出趋近常温、体积更小、功能更强的超导磁铁。现在最先进的超导磁铁含有一层包裹稀土的钡铜氧化物,它在?263℃时工作效率最高,而不像老式的含铌的超导材料,需冷却至?269℃。
“托卡马克装置有的是甜甜圈状,有的是去核的苹果状。而我们的核聚变反应堆很可能是球形托卡马克,融合磁笼、磁镜、箍缩、惯性约束聚变、磁约束核聚变等现有装置的优点。
“所以我们在准备材料时,要尽量满足上述五种设置的需求,节约本源点。”
史蒂芬耐心听完,对核聚变有了基本的了解。
“家娃,我之前想搬空钢山核聚变实验室的机器设备,节约时间和金钱成本。现在觉得太冒险了。在严密的安全监控系统下,悄无声息搬走机器设备,简直是灵异事件。很容易引得国家力量穷追不舍。”
“Sir,斯内尔夫妇发展的那几名新超能者,还是很有用的。他们都是核聚变方面的专家,出面购买相关机器设备名正言顺。”
“那么,家娃,现在就激活他们的超能者APP,同时给斯内尔夫妇发布超能者任务,安排他俩贴身保(xie)镖(chi)专家,方便、安全地给设备生产商下单。资金从我们的海外账户汇入。”
用洗干净的毒资来买自己的设备,也是无奈之举。
又要争分夺秒,又没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