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墨泰娶妻

养儿待老 秂禾 2213 字 9天前

这猪大的离奇,以至于村人把它当神猪一样在村里村外到处宣扬传颂。当然了,也是少不得拿此事说墨家有此机缘,日后必定非富则贵等云云。那羊的个头也没给墨贤丢脸,少说也有百来斤,并且一上就是两头,一头送去亲家,一头留着大婚那天,熬羊汤给众宾客补气御寒之用。

做酒席的师傅也是在县里请来的,听说除了包吃包喝,一天一包罕见的红双喜香烟之外,还要十来块一天的工价,这在当时的村上,毫无疑问又是首屈一指的人家。

有好奇者问及墨贤究竟送了多少礼金时,墨贤只笑不答。问莲花,莲花则说不多不多,就几千块而已。那些穷的还没有娶上媳妇的人家,不免就有了指责之意,说墨家不该带头破坏这村里的约定俗成:礼金只能相互制约着相差不大的数额,不然,别人家就会因出不了这么多、跟不上本村的最高礼金数额而遭亲家非议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墨贤只笑不答,也是怕了这层意思。莲花却不以为然:钱是自家的,多则多给,少则少给,没有的还可以‘空手套白狼’呢,有什么好相互攀比的嘛。

墨贤想想也是,最要紧的,还是自己赚足了名声赚足了颜面,比什么都好。

就拿那张给墨泰定做的婚床来说吧,村里也是无人家可比的。单是床上的那些雕刻,三个木匠师傅在墨家足足呆了大半年才大功告成。龙凤麒麟、朱雀玄武、异花奇草是应有尽有。这种复古式的“雕花床”,只有古代的大户人家才有资格拥有,也只有墨贤才敢舍得花大价钱请大师来家专门纯手工打造。村里那些个羡慕妒忌恨的人,也不多除了称颂外,无人敢攀比得么?

还有送给亲家当嫁礼嫁回来的上海牌手表,永久牌的自行车,14寸的黑白电视机,只要墨贤说第二,就没有人家敢说第一了。

墨泰大婚当天,墨家是人山人海,济济一堂。连隔壁墨邦友家的孩子们也都倾巢而出,让了床铺让了场地给墨家贵客们吃住。那场面,自然比墨氏当年给墨泰办了三天的满月酒还要闹热还要气派。

墨贤心里乐着、满足着、也骄傲着默默地想起了对墨氏要说的话:娘,我总算圆了您的心愿了。

墨氏的遗愿是完成了,但墨贤心里的那块石头仍旧没有落地。他所担心的是,不是儿子娶不进有才有貌有家底的媳妇,而是这个有才有貌有身家的媳妇,能否管得住墨泰?

墨家村人都知道,这墨泰自小受墨氏溺宠,父亲的话他从来都是当耳边风,吹过去刮过去就给忘了,照旧引些墨贤眼里的“狐朋狗友”来,吃吃喝喝都尚可节制,无法控制的是,墨泰有好赌这一陋习,可是祖辈几代子都没有的事。

尽管墨在墨泰定亲之前,对墨泰也有不少的棒喝鞭抽,但始终未见墨泰有改过自新的表现。莲花就曾对墨贤说过:儿子大了,由不得父母的,等他自己有了媳妇,自然就会从良作善了。于是,墨贤就把墨泰能转性的希望全寄托在了“有才有貌有家底”的儿媳身上。

媳妇过门的第三天,按习俗回门,墨泰自然要送着回门,而这一去,就半个月没回来。那时候还没有电话手机等如此方便的通讯工具,尽管知道墨泰在亲家村上陪着新婚妻子,却也不是很清楚他究竟在干些什么。

墨贤忍不住辗转托人一打听,所担心的事情终于还是不幸的继续发生了:墨泰在亲家村上,跟着那几个同样好赌的舅子,足足赌了半个月还没有回家的意思。更让人痛心的是,才貌双全的儿媳陈霞飞,居然也是不管不问。虽然没有怂恿之嫌,可不去阻止就也等于了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