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珍珠彩贝

熊犇强忍住去下面看一看的冲动,选择向着上面前进。

这次下潜,发现这些有害物质目前还未导致特别恶劣的情况,比如说导致哥斯拉等出现。

没有发现大规模鱼类受到辐射变异的情况。

类似于水母群、深渊巨口这种,应该属于海底深处的正常物种。

如果有害物质比较浓郁的话,熊犇靠近的话,就会有所察觉。

但是,深渊巨口周围情况很正常。

说明都是正常的海洋物种。

深渊巨口所在的位置大约有1500米远。

熊犇全速前进,大概十分钟就可以到。

这次选择直线前进。

在向上前进五百米左右距离的时候。

熊犇看到斜下方有着一团五彩的光芒。

忍不住好奇,靠近过去,想要看看是什么。

类似于珊瑚、海带一样的海洋植物,在海洋底部一道山峰的半坡上,摇曳着,散发着紫色、蓝色、淡粉色的光芒。

这些珊瑚、海带组成了一小团海底森林。

熊犇忍不住游了过去,观察一番。

掏出来手机,拍了一下照片。

这附近的璀璨的光辉正好可以被手机记录下来。

这种海底的璀璨,说出去,估计都没有人相信。

有着一簇类似于海带条的淡紫色,互相缠绕在一起,向着上方垂直向上。

上面很干净,没有分支。

熊犇顺着这个海带条往下走,落到了地面上。

地上到处都是坚硬的类似于鳞片一样的黑色凸起。

熊犇用熊掌抚摸了一下。

类似于石头的触感,又有点像是抚摸生铁。

坚硬且冰凉。

周围的海带条一样的植物很多。

熊犇不知道这些是否属于藻类。

也不知道是否可以吃。

生物的适应能力是极强的。

可能这些植物最初的祖先,也只不过在浅海区生存。

但是,偶然来到了深海区,就不断挣扎,最后在这里落地生根。

海带条的根部和脚下的地面关系不大。

根部有着许多根须,缠绕上鳞片形状的凸起,从而固定住自己身体。

它们获取营养的方式和陆地上的植物不同。

陆地上的植物需要扎根于土壤,从土壤中获取水分和其他养分。

但是海底的植物却不同,它们对土壤的依赖性不大。

更多的是选择漫展摇曳枝叶,从周围的海水中获取生长所需的养分。

这里长久见不到阳光,也不知道它们如何进行必要的光合作用。

周围的植物大部分颜色是紫色、蓝色等。

走入这小片“林子”之后才发现,从上面看起来较小的林这片林子,走进去之后才发现其实挺大。

远距离看较小的植物,每一个都有着至少十几层楼高。

里面的各种颜色更加精彩。

有橘黄色,暗绿色、月季红、西瓜绿等颜色。

之所以可以看到这些颜色,是因为这些植物本身就绽放着各种颜色的光辉。

在林子里走了一段距离,周围的环境很平和,并没有一些什么食人草等食肉的恐怖植物。

在林子的深处,有着之前曾经见过的刀片鱼,数量有着上百条。

这里可能是刀片鱼的基地之一。

摸了一下这些植物,柔韧性很好。

光滑却不腻。

每当熊掌凑过去的时候,植物散发的光辉就会变弱一个档次。

林子里光芒虽然璀璨,但是却不耀眼,熊犇走在其中,感受到一丝温暖。

似乎周围的植物在散发着温度。

继续向前走,周围的温度在渐渐升高。

熊犇还遇到了一个巨大的贝壳,是彩贝,上面的颜色呈现彩虹色。

直径在六米左右。

静静地躺在发光的植物中间的空地上,上面一点灰尘都没有,应该是一个活物,如果死了的话,上面应该会积攒一些泥土。

彩贝能长这么大,确实不容易,也不知道在这里活了多少年。

熊犇从未见过这么大的贝壳。

这是深海之旅的一次惊喜。

用熊掌敲了几下贝壳,贝壳竟然缓缓展开。

里面的软肉清晰可见,软肉上分布着许多细孔。

海水充盈其中,互相抵消着压力,让贝壳在深海海底安然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