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学校里面都是一些学习很用功的人,随便抓住一个人就能问到相应的答案。
图书馆,实验室已经成为杨妮两点一线的地方,她在北京那么久都没有出过学校的大门。
一年以后,她开始参加各种类型的考试,可以用英语,俄语翻阅论文资料,甚至在德国老师的教导下,还学会了些许德语。
后来的一个寒假,她还去了不少化肥工厂学习,从车间一点点学起,得到了学校的赏识,成为了访问外国工厂的一批人才。
杨妮沏了一壶茶,很多话也只有在跟海星说的时候,才能说出口。
一年半的心酸与痛楚,足以让她彻底蜕变,破茧成蝶。
海星看着消瘦的杨妮:“以前是又黑又瘦,现在倒好,变成了又白又瘦,以前麦和平总是嫌弃你黑,你在学校里变得这么白白嫩嫩的,他又不在了。”
“我……”杨妮欲言又止,她很想很想跟海星说出自己内心的秘密,但是却又不能。
海星抱起杨麦苗,看着这个混血儿,目光越来越凝聚:“这个孩子真的是你的吗?我咋看着一点都不像你呢?有一个小老外,你知道你以后的日子有多难过吗,纵观我们盐湖上下这么多年,咱们就没有出现过外国人,这样……难怪你舅两口子赶紧跑了。”
杨妮逗着孩子玩:“不是我的孩子还能是谁的,不是我亲生的,我能带回来吗?明知道要历经千辛万苦才能把他养大。”
“妮儿,这孩子……”海星总是悬着一颗心。
杨妮又强调:“这是我和史密斯的孩子,史密斯为了救我,丧生于工厂的爆炸中,我带着资料跑出来了,这些都是上报过的,孩子也是记录在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