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欣欣向荣

风从盐湖来 懿小茹 5479 字 15天前

壹捌壹 欣欣向荣

张总的名字叫做张青海,是个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早些年也是因为在盐湖上面有一些建树,被送到外地去读书,后来慢慢的回来,成为了盐湖的管理层,又因为当过兵,所以养成了说一不二的性格。

张总趴在桌子上,眼泪不停的落下,这些年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太困难了,他的头发已经秃顶,眼睛也越来越近视,看东西也越来越模糊,人也越来越瘦。

“大姐呀,谁坐在这个位置上,谁知道这个位置上的苦,以前我总是觉得只要好好生产,不出错就没事,现在看来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张总一个劲的诉苦,说到动情之处,眼泪哗哗的落下。

自从盐湖厂和化肥厂合并了之后,生产压力研发压力全都落在了一把手的头上。

一把手看似说一不二,实则压力很大,既要考虑到外面的形势发展,又要考虑到内部的多种困难。

杨妮就是安静的看着他,从始至终不说一句话。

张总要继续说道:“大姐,咱们这次遇到困难了,就只有你才能帮我,麦苗那边我实在是没有脸去说什么了,可是促高产能的实验一直是麦苗他们团队在研发,没有这笔钱,我们厂子就过不去。”

张总的眼神非常诚恳,说的话也句句都是实话。

杨妮终究是叹息了一声:“孩子们长大了,现在他们做什么都不是我能决定的。”

“不是的,大姐,你一直是我们厂子里的老人,值得尊敬的人,不仅是厂子里的人尊敬你,哪怕是家里的人也是很尊重你的意见,只要你说一句话,麦苗肯定会放下手头的工作回来帮我们。”张总振振有词,将家里的一切都看得非常清楚。

麦苗这些年有任何科研成果都会跟杨妮说一说,杨妮也喜欢看一些发表在前沿的报道或者是科研资料论文,母子俩说是母子俩,但更像是师生。

杨妮想了一会儿还是摇摇头:“不行不行,我俩的理念相差太大,麦苗不可能同意我的建议,你还是另谋高就吧。”

“大姐呀,你不帮我谁帮我,现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只有大姐能给我们帮帮忙了,我也知道我们厂子每次出现问题的时候都是你在帮忙。”张总不屈不挠继续做杨妮的思想工作。

杨十月和安琪在里面听的天花乱坠,赵建青给杨十月端进去一杯水:“十月同志,今天发生的一切,希望你不要在外面说,我们领导也是情之所志,为了盐湖尽可能的拼一把。”

杨十月摇摇头。这种话在外面怎么说?况且,她现在一点也不想跟盐湖小镇上面的人打交道,她的传说可是比张总的传说要多得多。

“放心吧,我一般不出门,我现在只想在家里好好养病。”杨十月随手拿过一本书,漫不经心的翻看,可是眼神却落在了赵建青的脸上。

赵建青跟杨十月在屋子里小声的说着以前的往事,尽量不去打扰杨妮和张总。

“我们张总特别不容易,这些年想要发展科研的时候,却发现起步已经太晚了,所以不得不用尽办法挖掘人才。”赵建青小声的解释道,张总今天的哭泣并不是因为自己压力太大,而是因为害怕盐湖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杨十月只是点头,不发表任何意见,安琪却在旁边小声的说:“那个伯伯哭的好伤心呀。”

张总的确是越哭越伤心,想起这些年的心酸以及这些年错过的发展,就哭得更伤心了,最伤心的地方是杨妮竟然不理解自己。

张总一边哭,一边给杨妮倒酒,一边自顾自的饮酒。

杨妮也不忍,一个大男人在自己跟前哭的跟一个孩子似的,可见这些年张总明里暗里受了多少委屈,当领导的也有当领导的无奈,这也是杨妮当时当副厂长时总结出来的经验。

张总还是在絮絮叨叨的说着这些年的不容易,不管是从经济上还是发展上,或者说是上面领导给的压力上,他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

杨妮听得有些厌烦了,不由得打了一个哈欠:“张总今天要不然就到这吧,家里还有个病人有小孩的,我们就先回去休息,剩下的事情咱们从长计议,你看如何?”

“不行大姐你今天必须帮我打这个电话,如果你不打这个电话我今天就不走了,你必须要让麦苗回来,这一个星期要帮我们把产能催化研发出来。”张总用袖子擦了一把眼泪,戴上了老花镜,变得非常严肃。

如今的张总可是恩威并施,软硬兼施,尽可能的让杨妮达到自己的目的。

杨妮实在是太无奈,看了一眼时间:“这都11点了,该睡的都睡了,明天我再给你打这个电话好不好?”

杨妮也实在是太困了,如果今天不解决张总这个麻烦,恐怕明天张总还是要来的。

张青海不依不饶,不屈不舍:“大姐您就不要跟我玩拖字诀了,这件事情没有你我知道是肯定没法解决的,麦苗恐怕不会听麦子的,但只会听你的。”

杨妮实在拗不过张青海,张总的执拗也是她了解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杨十月在屋里听见了赵建青说的关于张总这些年的不容易之后,终于还是出门了:“姑姑,要不你就给哥哥打个电话吧,如果哥哥有时间有精力顾及这边,那就让哥哥回来一趟,如果哥哥没有时间,那这件事情还是请张总另请高明。”

杨妮终于还是在大家的劝说下拿起了电话,张总在一旁十分期待。

过了一会儿电话终于接通了,接电话的人是林如君,她的声音很温柔:“妈妈那么晚了还打电话,是遇到什么事情了吗?”

“麦苗在不在?你叫麦苗接电话。”杨妮的声音冰冷,她其实根本不愿意打这个电话。

即便是活了一辈子,她还是有仇报仇,有怨报怨的人。当时张总对他们杨家的绝情,她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的。

麦苗缓缓的走过来,拿起了电话:“妈这么晚了出什么事了?是不是安琪的病?”

“不是不是,安琪在那玩的可开心了,现在是厂子里遇到了这么一件事,产能提不上去。但是厂子里需要大单子,拯救厂里现在的经济危机,你看你有没有什么办法?”杨妮开门见山,不愿意耽误儿子和儿媳妇相处的时间。

麦苗很久都没有说话,一旁的张总倒是非常着急抢过电话:“麦博士啊,今天这件事情是真的要麻烦你了,如果没有你,我们厂子可能就过不了这个难关。”

“张总,你也在我家里呢,麻烦你照顾一下我们家里的老人和孩子,还有我妹妹,我妹妹病得比较严重。”麦苗的声音很和煦,听上去情绪也非常稳定。

张总,连连称好,但是话题还是转到了请麦苗回来的问题上:“我们的产能提高实验一直是你的团队在研发的,虽然说已经间断了两年,但是小孙后来接上了,但是一直都没有新的突破,你是这方面的专家麦博士,你回来看看吧。”

“我们关于锂和镁的实验也非常的着急,部里要求每天都要上报工作进度,恐怕没有时间回去。”麦苗非常委婉的拒绝了。

张总焦灼不安,早就预料到会有今天的结果,用非常渴求的眼神看向杨妮,希望杨妮能在一旁帮助。

杨妮终究是心里一横,想想盐湖这些年给自己带来的恩惠,咬咬牙还是麦苗说了一句话:“提高产能迫在眉睫,一个星期内必须要研发出一条新的路子,让大家看到希望,麦苗,你和你的团队一直都是走在国内前沿的,这一次我也希望你能回来。”

麦苗在电话那头一阵沉默,张总却用非常感激的眼神看向杨妮。

最终麦苗还是答应回来了,但是不参与整个实验,只是提供实验思路。

张总千恩万谢,带着哭腔连连道谢,跌跌撞撞,摇摇晃晃走出了杨妮家的门。

赵建青连忙上去扶着张总:“张总,这一次可算是委屈你了。”

“那我能有什么办法,咱们盐湖呀,还是得靠他们杨家。”张总这句话是发自内心的。

这么多年以来,张总一直想制约杨家的发展,不仅是张总想制约杨家的发展,哪怕是以前的老姜还有老徐,他们都在想方设法的不希望杨家参与过多盐湖上面的经营。

可是杨家冥冥之中和盐湖好像有了一定的联系,这种时候不得不信这个玄学关系。

张总坐到车子上知道这件事情已经有了一定的转机,立马拿出了包包里的计算器进行了一些算计:“小赵啊,如果不是没办法了,我肯定不会求到他们家。”

赵建青错愕不已,领导的心思他真是难以揣测。

张总也知道自己话说的太多了,立马转移话题,将事情落到了别的地方。

然而,在麦苗现在住的地方,林如君给打上了一盆洗脚水放到麦苗的跟前:“你还是答应回去了?”

“不回去还能怎么办呢?如君你也别忙活了,赶紧去休息吧,明天咱们坐最早的火车回去。”麦苗的手里还拿着文献资料,很自然的把脚放进了洗脚水里。

自从林如君来到他的身边,什么都没说,只是默默的做事。

麦苗看向眼前的这个女人,她始终如一日的对待自己,是一个知冷知热的好妻子,可是麦苗自从恢复记忆以来,却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林如君,只能冷着她。

但是林如君也不卑不亢,默默守护着自己做该做的事情。

学校的宿舍里还是那么简陋,他们科研团队也是暂住在此,林如君来了之后,却给团队添置了不少东西,不管什么时候回来,桌子上都有热乎的饭菜。

“那我去收拾东西,其他人呢?还是留在这继续做实验吗?”林如君不仅是一个妻子,还充当了麦苗助理的角色,不管麦苗需要什么,林如君看一看眼神就能知道。

麦苗想了想:“对,他们继续在这做研究,得到突破之后才能回去,如今这个紧要关头,这边也离不开人,就我们俩回去。”

林如君马上去收拾东西,一边收拾一边念叨着:“咱们好几天没有看见安琪了,这一次没给他和桃儿带一些礼物回去,两个孩子可能要哭了,还有妈妈和姐姐,妈妈的风湿病一直不见好,好几次,我想着请国外的朋友带药回来,但是海关那边也没法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你先休息吧,这一次咱们回去,主要是去看看实验怎么突破。”麦苗说完这一句话,自己又埋头在一堆资料里知道泡脚的水凉了都毫无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