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神秘大兴安岭

回头看了看巢穴所在的方向,秦守没有了回去的打算,大兴安岭太大了,要想走遍大兴安岭,找到里面可能存在的仙人古迹,他必须得加快探索的脚步。

离开巢穴很远之后,秦守选择继续北上,相较于更为人所熟知的南方,苍凉而更神秘的大兴安岭北方,更让他认为有探索的价值。

大兴安岭古称大鲜卑山,是种花家古文明发祥地之一,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

早在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东北古族群就在此繁衍生息,距今五千~七千年时,先进的细石器文化已在此诞生。

大兴安岭北部的呼玛十八站、塔河老汤河遗址等地出土的旧石器,以及中部的哈克遗址墓葬群出土的细石器,还保留着彼时文明的辉煌印记。

而秦守目前最想寻找的,就是关于这些古老文明留下的痕迹。

据说,大兴安岭里隐藏着四十四处岩画,黑龙江境内二十九处、内蒙古境内十五处,单幅岩画多达三千多幅,这些岩画与东北古族群的繁衍丝丝相扣。

滋生于原始林莽的古老文明更是激发了各种瑰异的想象。

大兴安岭不仅是《鹿鼎记》中大清龙脉与宝藏的所在之处,还是《鬼吹灯》中通往幽冥洞府的入口,甚至与科幻相接,成为《三体》中红岸基地寻找外星文明的驻地。

这些涵盖了武侠、神话和科幻的幻想,让秦守对大兴安岭的好奇愈发深刻。

俗话说,空穴来风未必无因,但凡能找到这几个超乎寻常的地点之一,秦守就觉得此次进入大兴安岭是不虚此行了。

秦守一边在原始森林中穿行,一边四处寻找那些古老文明留下的印记。

只可惜秦守虽然知道大兴安岭中又有古老文明的神秘壁画,可却不知道这些前任遗迹的具体位置,尤其是当进入深处之后,他连自己在大兴安岭的那片位置都不能确定。

好在,秦守最不缺乏的就是时间,过完上一个冬天之后,他这具棕熊之躯的年纪也才十一岁,按照野外棕熊的普遍年纪,他起码也有十年左右的时间可以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