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她的处置,确实是得仔细斟酌斟酌。倒不是她听了太后的意思动手,而是同为孕妇,有些物伤其类,再加上德妃当初进宫也是她一手促成,多少带了点微妙的同情。
“她到底是南诏送来和亲的,咱们又刚刚跟南诏签了议和文书,处置不当容易引发两国交战。”陆夭不慌不忙喝了口水润嗓子,“依我的意思,德妃就先不动了吧。”
掌事嬷嬷略一犹豫,小心翼翼开口道。
“她待着倒是不打紧,太后就怕新帝充盈后宫,她一个太妃留在宫里不方便。”话说到这里,硬是像烫嘴一样,含糊其辞半晌,才把后半句说出来,“更何况德妃进宫之前,曾经对王爷存了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心思,她一个番邦女子平素又大胆,万一趁人不备……您别是忘了这茬儿吧?”
陆夭失笑,她怎么可能忘?当初德妃还是德昂公主的时候,可是信誓旦旦要嫁入她宁王府的。
“她分娩也不过几个月时间,王爷横竖还有一年孝期,两厢冲突不了,嬷嬷不必太担心。”
掌事嬷嬷听到陆夭的话,此前高高悬起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回去给太后复命去了。
结果片刻之后,人又匆匆折回来,面带急色。
“宗室亲贵还有内阁大臣让问问太后,大行皇帝有没有遗诏留下来?若有,现在何处,是否该拿出去给众人宣读一番,也好让礼部那边拟定登基的日子,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君。”
陆夭知道她族叔是好意,想着快点让谢知蕴登基这件事尘埃落定,可怪就怪事发突然,害她没来得及跟对方通个气。
眼下倒有些骑虎难下的意思了。
她顿了下,擦了擦手,低声道。
“皇帝走得匆忙,所以还没细细问过这件事,眼下天气炎热,尸身不易保存。死者为大,还是先让人入土为安吧。”
这是个打太极的好法子,缓兵之计还可以争取几日时间,见掌事嬷嬷还有些忧心忡忡,她出言宽慰道。
“礼部那边不难处理,最不济就用先皇遗诏,我自有法子让敏慧郡主服软。”
掌事嬷嬷见她如此笃定,略略放下心来,点点头道。
“王妃胸有成算就好,太后的意思,速战速决,让他们知道皇帝走之前也是属意王爷的。这事万万不可耽搁,没得让有心人钻空子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