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兵不厌诈

齐年北一脸贱兮兮的表情,坏笑着说道:“你不知道什么是兵不厌诈的故事吗?

一晋文公将与楚人战,召舅犯问之,曰:‘吾将与楚人战,彼众我寡,为之奈何?’舅犯曰:‘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君其诈之而已矣。’

文公辞舅犯,因召雍季而问之,曰:‘我将与楚人战,彼众我寡,为之奈何?’雍季对曰:‘焚林而田,偷取多兽,后必无兽;以诈遇民,偷取一时,后必无复。’文公曰:‘善。’辞雍季,以舅犯之谋与楚人战以败之。

归而行爵,先雍季而后舅犯。

群臣曰:‘城濮之事,舅犯谋也。

夫用其言而后其身,可乎?’

文公曰:‘此非君所知也。

夫舅犯言,一时之权也;雍季言,万世之利也。’

仲尼闻之,曰:‘文公之霸也,宜哉!既知一时之权,又知万世之利。’或曰:雍季之对,不当文公之问。

凡对问者,有因问小大缓急而对也。

所问高大,而对以卑狭,则明主弗受也。

今文公问‘以少遇众’,而对曰‘后必无复’,此非所以应也。

且文公不不知一时之权,又不知万世之利。战而胜,则国安而身定,兵强而威立,虽有后复,莫大于此,万世之利奚患不至?战而不胜,则国亡兵弱,身死名息,拔拂今日之死不及,安暇待万世之利?待万世之利,在今日之胜;今日之胜,在诈于敌;诈敌,万世之利而已。故曰:雍季之对,不当文公之问。且文公不知舅犯之言。舅犯所谓‘不厌诈伪’者,不谓诈其民,谓诈其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