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四年过去。
姜贞一直忙于宫里和暗卫堂之间,并未再见过顾翦之,也未收到关于他的任何消息。
平日里大部分时间,她在御书房辅佐夏王,晚上回到暗卫堂收范凌赟用信鸽发回来的信息。
有时也会用信鸽发信给范凌赟,这四年,反而和范凌赟的联系没有断过。
盛国、夏国、北凉三国之间,并没有发生什么大冲突,夏王算是平稳度过了最不稳定的初始掌权时期。
虽然夏王并没有什么亮眼的政绩,但是也能算是四平八稳。
曾经不管事大事小都需要文武大臣帮着拿主意,而现在大多数国事他已能自行处理。
只有遇到实在棘手的事,才会让文武大臣到御书房商讨对策。
这四年来,姜贞一天比一天有成就感,至少她没有辜负言大人的信任,百年后见到言大人,也好跟言大人交待。
言大人对夏王的期望就是成为一个好王。
这几年在她与众大臣的努力下,夏王不仅能文能武、熟悉国务,宽待宫人,还制定了不少利民惠民的政策。
以前夏王还要姜贞盯着早起练功,现在他每日自己起来就会到院子里练习。
对待国事也算是勤政,内阁的魏大人和陈大人私底下都说陛下进步神速。
夏王每日清早都会跟着姜贞练武功,处理完朝事,还会到皇宫后山的皇家草场上练习骑马射箭,身量高壮了不少。
「姐姐,今日就练到这里吧。」夏王跳下马,将马鞭和马绳丢给吴公公,径直向姜贞走去。
今日骑马射箭上百个来回,正中靶心的次数已经远超平日。
姜贞恭敬地呈上擦汗的布巾:「陛下今日正中靶心七十三次,比昨日多了十三次。」
夏王擦完脸上的汗,笑得很灿烂,露出一排整齐洁白的牙齿:「那姐姐可不可以奖励朕,和尤五娘、魏三娘的婚事往后推个两年么?」
在臣子们的建议下,十九岁的夏王即将迎娶魏大人的第三个女儿魏流苏,和尤太尉的第五个女儿尤雨迟。
姜贞明白夏王在说玩笑话,不过这倒是提醒她,应该加快大婚准备的进度了。
「皇后的寝宫已经布置妥当了,贵妃的寝宫再过两三日应该也能完成。陛下一会儿回宫试试婚服吧。」
夏王将布巾递给姜贞:「朕就要娶妻,姐姐怎么办?」
姜贞疑惑地接过布巾,主子要成亲,她一个做嬷嬷的当然是快些准备婚事,还能怎么办?
「自然是恭祝陛下与二位官小姐琴瑟和谐,百年好合!」
要做一个好王,除了勤政爱民,当然还应该开枝散叶早日生下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