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里,没有真才实学之人,必然难以立足。
“府学之中,不仅有诸多优秀学子,更有几位老夫昔日的门生。”
“老夫已在信中提及此事,他们定会照看此子一二。”
“若姜孟川是玉,磨砺之后必将璀璨。”
“若他是石,那便也无话可说。”
想到这里,周老爷子目光一沉,低声喃喃道:“姜孟川啊姜孟川,老夫就看看,你究竟有没有资格成为国之栋梁。”
次日一早天刚蒙蒙亮,周老爷子亲自去了姜孟川的住处。
他拂袖进门,正看到姜孟川正在整理书卷,一副勤勉的模样。
看到眼前的这一幕,周老爷子不禁挑了挑眉毛,心中对其态度多了几分认可。
“孟川,老夫有件事想与你商量。”
周老爷子微微颔首开门见山的开口说道,取出信封放在桌上。
看到周老爷子这副模样,姜孟川心中有些疑惑,但仍旧恭敬地行礼后开口问道:“老爷子,不知今日一大早便前来所为何事?”
“老夫认为,你这才学若只埋首于村镇学堂,未免有些可惜。”
周老爷子微微一笑,捋着胡须说道,一副和蔼的模样。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些许,语气略微加重的开口说道:“府学乃是培养栋梁之才之地,聚集的都是全府最有才华的年轻人。”
“老夫与府学的一位先生交情颇深,这封信便是推荐信。”
“你拿着它去找那位先生,他会助你入府学。”
随着周老爷子一番话的落下,姜孟川下意识的愣了愣神,目光落在桌上的信封上,眉头却是微微皱起。
“老爷子厚爱,孟川实在感激。”
“殊不知……府学与村镇学堂有何不同?”
姜孟川略带几分迟疑的开口问道,这问题确实不是他在装模作样,而是真的不懂。
在他眼里,科举考的无非就是四书五经那些死东西。
无论是在应天府读书,还是坐在茅草屋中,读的不都是一样的东西吗?
“这问题问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