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距离过八月节一天,就是明天,玉美拿着邹拉纤写的地址,坐上早上七点二十分的大巴车,去找邹拉纤。
刁艳只能干了一天收玉米,然后只有自己在做饭?
当妈的累点无所谓,玉美在一年四季收秋最忙的季节,选择离开去相亲,哥嫂是希望她早点嫁出去,省点口粮。可不是在这个收秋时间离开,放平时西屋子小两口巴不得越早离开越好。
这会刘月顶着大肚站在厨房看着,刘淑兰墨迹了样子做饭,自己却肚子有点饿了,咕咕直叫,然后不满的说道,
”玉美就不能等收秋完了,再去城里相对象,我看她就是太懒,故意逃避干活。”
”刘月不能这样说玉美,再不好她也是你孩子的小姑。她是有点懒,不爱干活,要不能去城里看对象?”
“妈,我又没说玉美不好,我不是在心疼您吗,你干了一天的收玉米,回家还得做饭,我顶着大肚子,又帮不上您啥忙。”
秋收过了十几天后,各家的地里的玉米已经收完。
邹云芳,朱燕丽两人都有各自的对象,邹云芳是亲戚给介绍到外村。
朱燕丽是村里的舅老爷给介绍到县城一家,街边菜农家的小伙子,经济条件还不错。
邹和朱二人先是订婚,过了彩礼,女方请了至近亲属吃了饭,就算把两家的亲事定完,接着二人先后都已经结婚,差不多要当母亲的女人了。邹,朱二人结婚时,都让杨玉寒做她们的伴娘。
当时刘淑兰不让玉寒给她们做伴娘,说是把自己的幸福给了别人,自己的福气就少了。
玉寒不听,她不相信这些迷信,曾经的好朋友,虽然自己的文化比二人的高,到也是曾经的好友。
“妈,我给他们做结婚傧相以后,我自己结婚的福气会更多,放心吧。您就等着享福吧。”
刘淑兰用鼻子“哼”了一声,不再管她的闲事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作为同龄人差不多都已经结婚生子,尤其在农村,不到二十岁都已经成家。
在这个年代超过二十岁的都算是大龄青年,这下急坏了刘淑兰,玉寒已经19岁了,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也该有对象了。村子的三八婆们,只会关心男女那点事,至于其他的什么就不知道了。
玉寒也不会被动摇,该怎么活就怎么活。她是重生过来的人,就是在这个年代的农村,在城里的后世,女孩30岁的不嫁的都不以为奇!
刘淑兰急了就催促几声,“玉寒,你考上全县第一名医科大学,你也不去读,也该考虑一下对象的问题,邹拉纤媒人来了老是往外赶,这可不行,时间长了,哪个媒人还敢再来介绍对象?”
她一下子被玉寒的狠话给挡住,“急什么嫁人,妈,你没听说过,”宁缺毋滥,至于读那个当大夫的大学,不行,我们不是已经决定好了吗,马上就出发了,妈,你怎么又要变卦了?”
“行了,我不管你了,你爱咋样咋样,不过我们走了,我还有点不放心你三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