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东海王,刘疆

这些赏赐包括大量的金银财宝、绫罗绸缎以及肥沃的土地等等。

除此之外,刘秀更是特别恩准刘疆可以同时享用鲁郡的税收和资源,从而使得东海国一跃成为东汉初期地域最为辽阔、物产最为富饶的封国之一。

刘疆自从被分封到封国之后,便一直兢兢业业地恪守着身为藩王的本分。

他深知卷入朝廷纷争只会给自己和封国带来无尽的麻烦,于是刻意与那些勾心斗角之事保持距离。

不仅如此,刘疆对待他人总是彬彬有礼、谦逊有加,无论是对待封国内的官员还是普通百姓,皆一视同仁,从不摆架子。

在治理封国方面,刘疆更是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

他深入了解当地民情,制定出一系列符合实际情况的政策法规,使得封国上下秩序井然,经济繁荣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正因如此,封国的百姓们无不对这位仁慈而又贤明的藩王心怀敬爱之情。

然而,尽管身处远离京城的封国,但刘疆的一生仍不可避免地见证了宫廷斗争那残酷且变幻无常的一面。

看着一个个曾经显赫一时的人物在权力的旋涡中沉沦乃至覆灭,他感慨万分。但刘疆并未因此而心生怨恨或恐惧,反而以一种豁达大度的心态去坦然接受命运所给予的种种改变。

小主,

时光荏苒,转眼间来到了永平元年(公元 58 年)。此时的刘疆已重病缠身,身体每况愈下。即便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他心中挂念的依然是朝廷和皇上。

在病榻之上,刘疆强撑着虚弱的身躯,亲自上疏向皇帝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以及至死不渝的忠诚之意。同时,对于自己的身后事,刘疆也做出了极为节俭的安排。

他嘱咐家人一切从简,切勿因丧葬之事铺张浪费,以免给国家和百姓增添负担。这种克己奉公的精神令人动容不已。】

东汉后宫

郭圣通静静地凝视着史书上所记载的关于儿子辞去太子之位后的点点滴滴,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最终化作一声长长的叹息。

此时此刻,她不得不暗自承认,历史上的儿子毅然决然地放弃太子之尊这一决定,实乃明智之举。

遥想当年,陛下的老祖宗汉景帝为了给自己年幼的爱子汉武帝铺平道路,竟然不惜痛下杀手,将原本的栗太子刘荣置于死地。

有如此惨痛的先例在前,刘疆的所作所为实在无可厚非。

然而,让郭圣通感到困惑的是,陛下近来的举动却愈发让人难以揣测。曾经,他似乎对废除自己的皇后之位态度决绝,但如今,那股坚定的决心却仿佛有所动摇。

郭圣通眉头微皱,陷入沉思之中。经过一番细细思量,她隐约察觉到其中的端倪:

或许陛下之所以不再急于废掉自己的后位,无非是想要利用她与阴丽华之间的明争暗斗,以此来削弱她们各自背后家族的势力罢了。

想到此处,郭圣通嘴角泛起一丝苦笑。既然自己都能够洞悉这其中的玄机,又怎能相信那位聪慧过人的阴丽华会毫无察觉呢?想必她也早已看透了陛下的心思吧。

然而,置身于这座宫廷权谋的巨大漩涡之中,每一个人皆如浮萍般身不由己。他们宛如被命运那汹涌澎湃的洪流无情地卷挟着,不由自主地向前漂流。但是,究竟为何会如此呢?郭圣通每每思及此,脑海中便不禁浮现出历史长河中东汉皇后们的种种行径。她那双美丽的眼眸中,此时燃烧着愤怒的火苗。她的家族为了支持当今圣上,已然付出了太多太多,可为何却要这般轻而易举地被陛下舍弃呢?难道所有的努力与牺牲就这样付诸东流吗?

既然陛下存心要看她与阴丽华相互争斗,那么好吧,她索性就顺从陛下的旨意,放手一搏便是!不过,最终的结局恐怕未必会如陛下所期望的那般发展。一想到此处,郭圣通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戏谑之色。想必陛下做梦也未曾料到,那个他自以为是水火不容、互相憎恨到极致的两个女人,竟然能够暗中联手起来。

当阴丽华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后代子孙们一个个都呈现出短命早逝之象时,她那颗原本温柔似水的心瞬间沉入了无底深渊,无尽的痛楚犹如潮水般涌上心头。陛下啊陛下,您可真是算无遗策呀!竟妄图利用我们两个女人,分别去削弱阴家与郭家的庞大势力。阴丽华呆呆地坐在那里,久久不语,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待到夜幕深沉,万籁俱寂之时,她缓缓起身,轻轻披上一件黑色的长袍,脚步轻盈而又坚定地朝着郭圣通所在的宫殿走去。

郭圣通斜睨着眼前的阴丽华,只见那原本清丽脱俗的面庞此刻却笼罩着一层阴霾,尤其是那双美丽的眼眸,犹如深不见底的幽潭一般黑沉沉的,让人不禁心生寒意。

郭圣通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嘲讽的笑容,轻声说道:“怎么,如今你这脑子里的水总算是倒干净了不成?”话音刚落,她便举起手中的酒杯,仰头一饮而尽,然后将空杯重重地放在桌上,发出清脆的声响。紧接着,她伸出手指轻轻点了点桌面另一旁放置的酒杯,眼神似有若无地瞟向阴丽华,示意对方与自己一同畅饮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