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挖沟渠闲聊天,那边大树伯看着地上铺了一地的木头愁眉苦脸。按照王小暖给的图纸上来看,要把整块木头切割出来,没有十天半个月都弄不出来一片。

木叔在旁边编着一个大簸箕,最近需要采集的东西太多,需要用来晒东西的簸箕用量非常大。

看到坐立不安,抓耳挠腮的大树伯,关心的问,“怎么,图纸有问题?”

大树伯:“图纸我倒看不出问题,只是用刀切割不到这么精细的尺寸,就算细细打磨费的时间不知道有多少,等水车做出来估计都到冬季了。”

木叔走过去蹲下来一起研究,“木头不容易切开,可以先用竹子做,竹子可比木头好弄,我看着图上的形状,用竹子完全可以做,走我陪你砍几根新竹子去,一起研究研究”。

两人边走,木叔一边开导大树伯,要做一个新的东西本来就不容易,不要愁眉苦脸的。

屋后边就是竹林,略走几步就到了。

木叔:“我们用竹子先做个小的试试,那竹子就不用太大”,指着几根手臂粗的竹子,“就这几根吧”。

拖着去掉枝条的竹竿回到院坝里。

木叔说,“你去弄底座,我来帮忙切割小竹筒”。

木叔把婴儿手臂粗的竹竿,从竹节处用锋利的骨刀切割出七八个杯子一样的竹筒,然后用尖锐兽骨在竹筒中间戳出一个洞。

又劈了跟竹筒数量一样的几根竹片,修成圆润的样子,插到竹筒上的小洞里。

而大树伯做的底座则是用劈开的宽竹片做个架子,中间固定住一个更宽的竹片。

王中间固定立架的竹片上打孔的时候,发现竹片容易裂开,就换成了一整个粗竹节。

圆形竹节两边各打上孔,立上两块一头转孔的竹片。

把所有东西都组装上去,装手把手,瞧着跟图纸上面的水车长得差不多样子。

水车终于看到了点样子,大树伯脸上乌云转晴,双手抱着水车底座,“走,去河边试试”。

一路经过广场、大厨房一直到河边,一路上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神。

虎子几个眼尖,在广场远远就看见大树伯手上抱着一个竹子做的新奇东西,呼朋引伴的围过去。

虎子:“大树爷爷,这是什么东西呀,好好看,能给我玩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