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我跑的够快,敌人就别想扩大我军伤亡数目。
——来自北宋末年,各路军队的至理名言。
北宋军队并非不能打,尤其是越大规模的战斗,往往都是临时收编的军队,带头的将军先跑。
那还能指望当兵的继续卖命?
卖个屁。
而往往到了逃无可逃,以至于四处爆发的小规模战斗,基本都是宋军胜利。
这很能说明问题。
但军队是在高俅的管辖下,带兵打仗的又是童贯。
为了掩饰自己的无能和失误,童贯经常瞒报战况,只能跟吃空饷的高俅商议出个肯定让官家满意的结果,那自然是皆大欢喜。
此番战斗历时半日,除了一开始冲杀阵斩禁军三百余,重伤死亡也有一百多,受伤俘虏五百余。
缴获兵甲两千余。
武洪这边损失人手三十八个,梁山损失人手一百五左右。
并非是武洪这边战力更高,而是能吃饱,有训练。
梁山的普通士卒很难吃饱,又大多是逃户,行军之际都在撸麦穗充饥。
一旦冲锋,各种隐疾乃至心肺功能不够等等因素,便倒在了冲锋的途中。
这样的人占了一半还多。
东溪村里,陆彬仔细分析了战斗,一边走一边向武洪汇报。
武洪背着手,时不时的点头,“士兵最重要的是体能,伙食要保证,战阵也要继续磨炼。
阳谷县军营里的造物局早已经荒废,改造成兵工厂之后,诸多工序一定要分开,每个部门只要造好自己的零部件即可。
尤其是颗粒火药,除了配方要保密之外,一定要注意安全。”
“郎君且放心,火药室专门打造了防火设施。”
陆彬笑道:“暴宋如果知道改变比例,便可增强威力,而不是只能拿去做烟花,恐怕要气得吐血。”
“以赵佶的揍性,知道了大威力火药配方,也只会用在烟花上。”
武洪压低声音:“硝化棉不能让工匠制作,只能在放心的几个人手中,也要分开工序。”
随着走向正轨,各项部门皆要设立,尽管如今只有阳谷县及夏村一带,但终究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且硝化棉造价高昂,只能跟颗粒火药搭配使用。
制作硝化甘油难度太大,武洪的目标还是燧发枪。
火祖燧人氏便知晓钻燧石取火。
火门盖也不是难题。
真正需要的其实还是高强度弹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