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丞相这才站出来道:“对于此次水患,臣以为,不仅仅要赈灾放粮与根治疫病。朝廷每年都会拨很多银两修建堤坝,按理说,此次洪水虽然来的猛烈,但是不至于让那么多人流离失所。唯一的原因,便是这中间有人中饱私囊,弃百姓安危于不顾。”
“所以,臣建议,要派专人前去赈灾,调查往年银两用度情况。从内部清理蛀虫,方才能还百姓真正的太平。”
听到何丞相的建议,众朝臣连连点头。
甚至有人在心中腹诽,与何丞相共事那么久,何时见过他这般才华横溢了?
姜雪落更是打心眼里佩服何丞相。
果真是她父皇给他留下的肱股之臣啊。
她不禁问道:“那么依丞相之见,该派谁前往呢?”
这话一出,何丞相可是犯了难。
朝臣众多。
可不是人人都能派去的。
这往年的银两众多,想必是被贪墨了,但是若不是此次洪水泛滥,必然不会被曝出。
想必其中关系盘根错节,不足为外人道也。
有人跃跃欲试。
也有人思量再思量。
就在姜雪落愁眉不展之时,谢云州站了出来。
“本王愿意前往。”
姜雪落愕然。
朝臣也是一惊。
这位摄政王平日里不显山露水的,每日早朝也只是站在一旁不说话。
此时突然站出来,倒是语出惊人。
仔细想想,他的确是最适合的人选。
他与朝中之臣都无太大关系。
立场上便不会偏颇任何一派。
又是先帝亲封的摄政王,此等身份,到了地方上,也是妥妥的压制。
姜雪落看着谢云州,心中生出一股奇怪的意味。
她开口道:“摄政王当真愿意出走这一趟?”
谢云州朝她行礼,“是,本王愿意为了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明明是表忠心的一句话,却让姜雪落的脸陡然就红了。
她轻咳一声,才道:“好,那就依摄政王,不日启程!”
暴雨接连下了多日,一转眼谢云州已经走了一个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