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没想到的人

“之后还需进一步发展上郡,招募人民,引进贤士,任命名吏,积累粮草,这一系列动作少说也需要两载时间!”

“紧接着还要征服并州,待并州稳定后再谈发展,这又要至少耗费三年!”

“这样一算起来,五年光景转瞬即逝,但我们的敌人在这些年里将会如何成长壮大?”

“南方张易和东方的袁绍都将达到何种规模?”

“身处这样的险象环生之中,如果我们不动身,不就等于坐以待毙?” 戏志感叹了一口气说道,

选上郡或者弃并州,实乃迫不得已之举!除了并州,刘备若想聚集足够的兵源,似乎找不到第二个地方。

江东?怎么会有借口说服那里的人接受我们?

“好吧,我们都还没到上郡,现在讨论这些就好比在空中楼阁般不切实际。”刘备笑着自我解嘲。

“依照军师的意思去做,把现有的两千兵士分散行动,先一步派遣一千人马秘密前往上郡,待时机成熟便即刻占领此地!”

刘备展现了他非凡的决心。既然选择相信戏志才作为他的首席智囊,自然会听从他的建议。毕竟直到现在,戏志才未曾有过一次失误。

遵照他所策划的行动,张易与公孙瓒已经应允联合上奏朝廷。关于成为上郡太守的可能性已有七成多。

剩下的一部分取决于董卓是否会因为诸侯联合抗争及张易的背叛而怀恨在心。无疑,他对这两件事情都是极其记恨的。

因此,当董卓接到由张易和公孙瓒送来的信函时,几乎要下令将这两人生擒甚至诛杀!

李儒见状劝道:“哎呀,不可轻举妄动。”

“老子一定要活捉这些家伙,看他们还敢不敢嘲笑老子,以为自己是谁?”董卓怒目圆睁,手中的剑随着愤怒摇晃,连体内的肥肉也随之颤动,“给我下命令,我要亲自率军击溃那帮联合军,居然还想封一个什么刘备作我们的敌人?”

“你做梦去吧!”

“别在这儿胡言乱语了!”董卓在屋中暴跳如雷,来回踱步,仿佛在释放内心无法遏制的愤怒。

听到这番话,李儒瞪圆了眼,这样的事态发展完全出乎他的预料。他正愁着怎样才能说服董卓面对东方联合军,但张易和公孙瓒的来信竟让局势发生了变化?还未等他提出策略,董卓便已丢剑坐于椅中,低垂着眼睛沉思,那姿态就像是受了委屈后的小老虎。

片刻后,董卓终于抬头,语气转柔,似乎带有几丝哽咽:“李先生,我对待张易已经仁至义尽了啊。”

董卓的声音显得异常虚弱,满是疑惑与不解,不知为何张易会联手针对他?他曾尽力满足张易的要求:要兵马有兵马,要求助有人助。尽管张易的计划是让董卓与袁术、孙坚两败俱伤,撇开这一点不论,张易这样做是否太过分?难道他自己就没有错?

目睹董卓如此状态,李儒心知肚明——眼前这个霸气十足的领袖现在也只是在抱怨而已。他冷静下来建议道:

“大人,一个区区的上郡郡守位置不值得一提,如果给了就不给了。”

若董卓真有决断一战的决心,李儒决不允许刘备接管上郡。因为他们坚信,与关东诸侯决战,获胜的一方必将是董卓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