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麦力哥人爱得红眼病

约瑟夫看到金光闪闪的金子之后,心情格外愉悦:“放心吧,布朗先生。我很喜欢这些孩子。不过那些中国母亲想离开这里。”

布朗有些犯难:“那……这么多孩子谁照顾呢?”

约瑟夫答道:“我想,每年只留下一个母亲在这里,轮流照顾他们就够了。再说,前年来的大孩子也会照顾小孩子的。”

布朗激动道:“约瑟夫教授,你真是个好人。如果有一天,你在这里呆烦了,想呼吸金山美妙的空气,我们更欢迎你。”

约瑟夫也微笑着答道:“我很期待……”

这已经是约瑟夫收到的第3批华人孩子了。

他觉得这些孩子和童年的他很像,吃苦耐劳,又很聪明。他很愿意将自己身上的平生所学都教给这些孩子们。

先前随孩子们一起过来的5个孩子母亲,在这里也太久了,非常想念家里的亲人,见约瑟夫教授是个好人,于是都要求跟布朗去波斯城,准备从那里回达科达。约瑟夫也想减少一些开支。

布朗最终带走了4人,只留黄飞虎的压寨夫人张氏在这里给孩子们当保姆。

布朗又找到把柯尔特,要求把他的整个枪械生产线都转移到鹏城。

柯尔特的境况很不好。

政府军刚刚结束佛州战争,在北方自由派的压力下,开始进行裁军,取消了从柯尔特这里的所有枪械订单。

柯尔特公司的枪支价格订的本来就比别家公司要高3倍以上,销路不好,现在更没奶吃了。

看布朗又拿金子来诱惑,他只好答应先把步枪生产线转移到鹏城再说,至于他的手枪生产线在民间还有不错的市场,暂时留在新泽。

布朗又窜到匹兹堡、新约克等几个大城市,连续抛出了好几个大订单,每单都是一个深水炸弹。

这几家公司的老板无不喜极而泣,称布朗为恩公。

此时麦力哥正处于摆脱1837年经济危机黎明前的最黑暗时期,好多工厂没能撑到这个时候,就死掉了。和布朗谈判的这几家,也都到了快破产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