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科达人也慢慢打起了精神,开始忙碌起来。
灯泡发明之后,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被列为军事机密,没有立即用于民间照明,只能用于军工生产。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营后,鹏城大坝另一个功率更大的发电机组开始投入运营,优先保障军工生产。
火炮生产车间也逐渐完成蒸汽动力向电力生产的转变,各种铣、镗、钻等机床有了电机驱动,作业更加流畅,用力更加均匀,产品残次率更低。
在电灯泡的照明下,工人们也在历史上第一次实行三班倒的24小时工作制,火炮生产车间的机器昼夜不停地运转,生产250到350毫米克虏伯大口径滑膛炮,效率是以前的6倍。
大炮源源不断输送到金山湾、南澳湾炮台,开始构筑新的要塞工事。
达科达甚至开始生产自己研发的新型武器:60迫击炮!
由于炮兵骨干在沿海防御中损失太多,春节期间,姚莹怀着极为悲壮的心情,不顾年老多病,一直吃住在金山炮兵阵地上。
一饼阵亡后,他心如刀绞。
他要进一步完善、加固金山湾炮台,就像当年在台湾抗击阴军侵犯一样。
他的儿子姚慕华本来三十多岁了,在学校里教汉语,这时也被他逼得改了行,入伍当了海军,还改了一个名字叫姚一刀。
他暗暗发誓,迟早要还给麦力哥一刀。
和姚莹持相同想法的还有魏源、德峻,他们的儿子从此都走上弃笔从戎之路,一个当了炮兵,一个当了骑兵。
一些被击沉的战舰也被打捞出水面,进行修补。
凤凰城蒸汽造船厂开始建造第一艘铁甲战舰。
麦力哥的铁壳战舰只是在50公分厚的橡木上面蒙上一层一到两公分的铁皮。
达科达的铁甲战舰因为有李杰的指导,在50公分厚的橡木外面加装了3到5公分的熟铁甲板,对炮弹的承受力更强。
为了让更多的洋长工死心塌地为达科达卖命,李杰在萨顿庄园频频接见来自埃兰、铺路石、一打利的移民领袖。
他一一做出具体承诺,或者是交易,尽量把他们暂时绑上达科达的战车。
大批掌握一定数学知识的铺路石人、埃兰人、昔班尼人、一打利人加入炮兵。
炮兵终于又紧急训练了三个营,步兵也训练了7个营。
还有一批老兵神枪手重新入伍,组建了达科达自己的狙击手部队:毒蛇连。
短短三个月时间,达科达合众国的战备工作终于缓过劲来了。
李杰终于松了一口气,下令将西部沿海各炮台还剩下的10门88毫米线膛炮陆陆续续转移到东部战区,准备狠狠收拾麦力哥大兵。
他要为李约翰在沃兴顿的谈判增加一些筹码,战绩和斩获才是最好的筹码。
他还要用事实说明,求和和妥协都是基于实力的一种艺术,并不是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