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郎还是自己去和大郎君说吧。”
“……”他可不想直面狂风暴雨,转头看向在不远处盯梢的人,沈卿计上心来,“袁县令派人盯着,我编了个虚假身份。不方便再和宣国使团联系,兄长深明大义,他一定会理解的!”
不,他不是这种人,杜仲不明白女郎为什么会对大郎君有这种误解?家国天下,家在国前,国在天下前,这才是大郎君的准则。
但杜仲拿沈卿没办法,只能选择先回使团向沈澈汇报,他还是听进沈卿的话了,回返的时候,仔细留心,确定无人跟踪才回到使团。
等了半天的沈澈,见只有杜仲一个人回来,脸色一沉:“三郎呢?”
可怜杜仲顶着低气压,把沈卿的话复述一遍,沈澈的脸色肉眼可见的越来越难看。
深明大义?卿兮可真会给他戴高帽子!
他这要亲自出马去抓人,岂不是就成了见死不救的小人了?要是亲自出马也抓不回人,那就更丢脸了。
沈澈脑仁疼,心口也疼,只觉妹妹的主意越来越大了。
望着眼前的麦田,想到之前路上看到的情景,默了许久,卿兮和他是不一样的。
沈澈深吸一口气,艰难的做出决定,“我们先走。”
“大人……”
“不必多言。”
他不仅是卿兮的兄长,也是使团的领袖,是宣国的官员。
“……诺。”
耽搁半天的宣国使团,重新开始上路,沈澈坐在车厢里面沉如水,杜仲骑着马频频回头,心道,女郎你可一定要平安无事啊!
这厢,在官方组织下,老百姓们也展开了如火如荼的灭蝗行动。
各村人员分组分洪,有的在田边挖坑有人再堆干草柴火,为夜幕降临点火吸引蝗虫做准备。
周村长组织五十人为一队,一个人打鼓,其他的人紧随其后用扫帚,铁锹等,将若蝗赶到刚刚挖的水沟里。
妇人们也忙碌起来,赶工制作捕捉蝗虫的简易器具,主要有布围式,用一块一丈宽,一尺多长的粗布,两头各套一根插入土中的木杆,等到蝗虫来的时候,迎面将布落下就可以将蝗虫困在布里。
小孩也不放过,干不了重活,就在田里寻找虫巢,找到了就汇报给大人。
灭蝗是个大工程,每个劳动力都没浪费,老人家也帮着调油水、点烟熏……
当所有人凝成一股绳儿,劲儿往一处使时,效率是可怕而惊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