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六殿下从来是个不讲理的,栾世子更是个无法无天的混不吝。
今日他若是想从这艘贼船上完完整整的下去,那是绝不可能的。
思虑再三,李宗臣最终还是勉强妥协了!
若到时真有什么事,就按惯例全推到殿下头上,反正,以往也没少让殿下背书!
殿下毕竟是皇子,与他们不同,就算再大的错,陛下也要不了他的命!
思来想去,李宗臣便定下心来,开始向林婉儿解释案子的来龙去脉:
“事情主要起因就在湖广人士姜言、方姚,还有泰安人彭越这三人身上。
尤其是姜言和方姚,这两人来自同一个镇子。
既是邻居也是打小的朋友,还在同一家书院读书,性格也颇为相似。
两家家境也都不错,尤其姜家,颇有些丰资,在那个镇子上有些影响力。
虽生活富足,但他们为人倒清正,那些富家子弟的乐子,从来半点不沾。
加上两人读书也都十分刻苦,因此一路顺利地中了秀才、举人。
好不容易熬到会试阶段,只要考完今年这场,便也算熬到头了。
但姜言却起了疑惑,觉得春夏秋冬、十年寒窗,只为这一朝,实在太苦了。
毕竟他家中富足,即便不读书也不缺花用的银子,何苦来哉?
但好不容易走到这步,不管是谁也不可能临门放弃。
姜言自然也不会犯蠢,只是心中打算,这次考完一定要好好放松下。
于是便决定趁此次会考的机会,先逛一逛繁华似锦的京城。
他与方姚商量,恰好对方心中也有类似打算。
两人一拍即合,计划着到时在京师租个院子,等一考完便先安住下来。
本都商量好了,可姜言后来又觉得此举似有些不太妥。
他与方姚的学绩一直不错,此次不敢说进前二甲,但位列三甲中,还是有所把握的。
只是凡事都不可能是绝对的,若到时真时运不济,也有可能会被挤出三甲外。
但若真中了,名次大概也不会太靠前,甚至有可能是吊尾。
到时再经朝考,留任京师几乎不可能,且外放最高也只是个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