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拔的人只论知识水平,能力大小,不论年龄、出身和性别。
车间主任可能只是一个大字不识的瑶人妇女,但她能够组织起一批人从事生产,哪个妇女若是偷懒耍滑,她眼睛一扫就能扣掉她的几文“代银券”。
工程师可能只是毕业才两年还没到二十岁的娃儿,但是他能够在他的厂子里组织技师们不断改进产品。
目前的规模,沈云峰尽可能的把中层干部的岗位都空着,让各部部长直接领导基层干部,给未来的发展留下空间。
后世的大公司病和官僚主义,沈云峰知道难以避免,但他希望尽可能晚一些再出现。
一批人的升职既引发了新的一轮创业的热情,也引起了一些小的矛盾。这也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无论矛盾大小,在过年前,都能处理稳妥。这其中,既有“丰南号”还没有裙带之风气,也因为民智未开化的原因。在原始社会和封建社会混杂的十万大山,大部分人对于权力还是处于服从的习惯。
无论是去商务部还是工业部,大家都发现了显而易见的捷径,那就是要去学堂读书,能认识字,学会了技术,就有可能走进升职的通道里。
但若年龄超过了进学堂的要求,那么,最好的捷径就是进入安保部,凭个好身手去搏一个升职。
倘若这两条路都没法走,那就好好做工,把娃儿送入学堂里学习,自己不行,就培养娃娃。
此时的“丰南号”就像刚刚展开身腰的小树,在春天里,一天一个模样,不断长出枝丫和树叶。
随着研发新产品的进程,从研发中心的一个个项目研发小组开始,一间一间新的工厂从无到有,又从小到大。
缺乏有技术的工人和技师还仍然是“丰南号”的发展的主要问题,但,这只有学堂和生产岗位联合培养,急不得也快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