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昨天县里有事,老爷回县里了。今早出门前碰到铁匠铺送农具到县衙,那铁匠怕耽误您时间,硬是赶了两个长夜,提前把东西做出来。老爷就让属下赶紧送过来了。属下暂时不走了,就在这里帮您干活,老爷过两天也要来这边。”
“那铁匠干活挺快,值得奖励!”
“嗯,老爷已经奖励了。”
杨春琼继续吃饭,她爹办事,肯定周全。
所谓玉米移栽,后世就是在大棚提前育苗,待苗长到10-20厘米时,再移栽到地里。为了方便移栽,也为了保证幼苗的营养,把黑土、粪便、草木灰、各类肥料等混合拌匀做成基质,把基质捏成柱状,就是育苗钵,用来育种。移栽的时候,直接把育苗钵移到地里栽种。
春琼让铁匠做出来的农具是一种最简单的制钵器,类似打气筒,一次可制两个育苗钵。后世的机械设备,她没那水平,画不出来图纸。她让铁匠做了两个制钵器。
而让刘庄头挖的池子,就是一个简易的大棚。后世的大棚要么用玻璃,要么用塑料模,都是这个时代没有的,她只能用油纸代替,当然她这个简易大棚,可到不了后世人那么高甚至房子那么高,她这个只到人膝盖高。
春琼叫来刘庄头夫妻和柱子,把原理讲清楚后就开始安排,“刘伯,我们家八亩地,四亩你用你们之前的方式播种,留四亩用我这种方式移栽。”
“大姑娘,一下试四亩,会不会太多了?”万一失败了,直接损失过半啊!
“没事,我这个苗半个月后就能移栽,耽误不了多久,即便失败,到时候再按老方式播种也来得及。”
春琼知道刘庄头不太相信她这种方式,也不着急,反正半个月后就见分晓,她的方式,他们没见过,但是经过后世很多年的试验了的,她是放心的。
“行,那我去安排。”刘床头一听半个月后就能看出效果,也不纠结了。
说干就干,春琼带着林木和柱子制钵,大伯往池子里摆放整齐,翠儿和丽清放种子,刘婶覆土,分工明确,忙的热火朝天。
等刘庄头安排完佃农回来发现没自己的活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