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隐忧

他顿了顿,又接着道,“至于食用特性,在《齐民要术》里也有一些相关描述。书中记载了多种菜肴的烹饪之法,虽未着重详述蜀椒,但从旁处亦能窥探出其在当时饮食调味中的应用端倪。像提及某些肉类料理时,隐约透露出蜀椒用以去腥膻、增香辛的独特作用。我看你将其用于卤菜和鱼庄,用的熟练的很,不是从此处得知其用途的?”

“我是从一些杂书中看来的,不算权威。”春琼胡乱找着理由,“李爷爷,您手里可有这两本书?”

“等着。”李老转身进屋。

春琼乖乖等在外面,心里不停吐槽自己。

自己真是脑子秀逗了,身边明明有现成的植物专家,怎么关键时刻就是想不起来利用资源呢?还专门自己跑去翻书,企图大海捞针。

过了好一会儿,李老拿着一个小匣子出来,“本草经有些年头了,莫损坏了。”

春琼拿出里面的本草经,发黄的纸张,散发着陈旧而古朴的气息,上面的字迹虽历经岁月却仍清晰可辨。她小心翼翼地翻开,目光急切地搜寻着关于蜀椒的记载。

“蜀椒,味辛,温……温中,逐骨节皮肤死肌,寒湿痹痛……”春琼轻声念着上面的记载。

“李爷爷放心,待我手抄一本后,即刻给您还回来,保证完好无损。”

“嗯,去吧。”李老见天色不早了,催促春琼早点回去。

“好的,李爷爷再见。”

回到家,春琼立刻铺开纸张,誊抄起来。如此珍贵的古籍,带在身边,万一淋湿损坏就可惜了。她打算出发前先把这两本书抄出来。

熬了一夜抄完两本书,第二日,春琼顶着两个大黑眼圈上路。

杨夫人看着她困的东倒西歪的模样,实在不放心,“你昨晚干啥去了,困成这个样子?要不今天别走了,在家好好休息一天。”

春琼忽悠她娘,“娘,没事,我这是有出游焦虑,失眠了。今天不走,晚上还得失眠。今天走,路上就补回来了。”

杨夫人无法,只得放她离开。

好在这次是乘马车出发,路上可以睡觉。春琼专门置办了马车停放在安阳县食光里,方便他们来去。

走之前,春琼提醒杨县令,“爹,您记得督促村民继续制作有机肥。玉米移栽前,最好跟去年种小麦一样,地里撒一波有机肥作为底肥。如今的地,太贫瘠了。”

“好,爹记下了。最迟四月底,你要回来,村民栽苗时,肯定还得找你。”

“知道了。”

春琼上了马车,便一头栽倒在柔软的垫子上,不一会儿就沉沉睡去。马车晃晃悠悠地前行,车夫知晓春琼要睡觉,特意放慢了速度,尽量让路途平稳些。

也不知睡了多久,春琼被一阵喧闹声吵醒。她揉了揉眼睛,撩起车帘一角向外望去,只见外面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原来已经到了渡口。如今的渡口比一年前热闹多了,得益于反季蔬菜打出口碑,不少周边的人闲来无事乘着小船过来买点鱼和小菜。渡口如今形成了一条小街,街边摆了各种各样的农产品和零碎货物,还有新鲜的蔬果、精致的手工艺品和香气扑鼻的小吃。

“姑娘,是要歇息片刻,吃些东西,还是现在出发?”枝儿在外面问道。

春琼想着横竖也睡不着了,便下了车,活动了一下筋骨。她走到一个卖小吃的摊位前,摊主热情地招呼着,“大姑娘好,这是家里自己做的米糕,还算软糯香甜,姑娘尝尝。”说着手脚麻利地包了一小包递过来。

“好。”春琼接过糕点,示意枝儿付银子。

那摊主连连拒绝,“几块糕点,不值几个银子,姑娘为村里种植忙前忙后,却连我们一口茶水都不曾喝过。”

村民的好意,春琼不忍拒绝。于是,她拿出糕点咬了一口,确实味道不错。

“这米糕确实好吃,软糯可口,甜度刚刚好。正好我们要赶路需要干粮,大叔,把你这篮子里的糕点,给我包一半。多了,你可要收银子啊!”

“是,是,姑娘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