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对策

县令长女种地忙 秋光老 1098 字 16小时前

她深吸一口气,道,“咱们先回鱼庄,把今天了解到的情况和大家仔细说说,一起合计合计。”

回到鱼庄,众人齐聚一堂。春琼将在美膳楼的所见所闻以及自己的分析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大家,一时间,屋内气氛凝重。

“这孙家如此行事,明显是有备而来,想要挤垮咱们。”丽清气愤地说道。

“姐姐,那咱们该怎么办?总不能真的把蜀椒和配方交出去吧?”丽清焦急地看着春琼。

春琼沉思片刻后说道:“蜀椒即便我们不交出去,随着时间会逐渐在全国推广开来,不必刻意隐瞒。但是,火锅底汤配料是咱们鱼庄的特色,绝对不能轻易示人。不过,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既然他们用食材透明这招吸引顾客,那我们就把这招用得更彻底,同时突出我们的优势。”

“更彻底?姐姐,你快说说。”丽清迫不及待地问道。

“孙家的鱼,并非用的新鲜的活鱼。林木哥,枝儿你们可曾尝出来了?”春琼问两人。

两人一脸疑惑地摇头。

春琼道,“我们不仅列出食材和用量,还要让客人自行挑选自己吃的鱼。林木哥,将咱们大堂靠近柜台处的小桥流水花池撤了,改成鱼池。每日售卖的鱼放在池子里养着,来的客人自行挑选后现杀现卖。另外,柜台两侧,摆上洗净的配菜,由客人挑选。同时,列出调味料大致配比,同时注明书中记载的食用出处。”

这时,丽清开口道,“姐姐,既要要注明调料食用出处,我倒是有个想法。咱们可以用一些药食同源的材料,像枸杞、山药之类的,和咱们的鱼、卤菜搭配起来,既能增加营养,味道说不定也更独特。”

春琼眼睛一亮,“这个主意不错!那就备注其药用、食用价值,不必备注出处了。另外,我们从府城和周边寻找一些爱吃,或懂厨艺,或懂药理,或博学的德高望重之人,办一场美食品鉴会。通过他们的口,告诉世人,咱们的花椒不仅是调味料,更是有益身体健康的,从而彻底扭转口碑。”

懂厨艺的人,自会钻研各种吃食,不管是鱼还是卤菜的烹饪之法,对食材味道的提升,懂厨艺的人最有话语权。

蜀椒在均州府不常见,但书中早有记载,其他地地方也已出现。懂药理和博学的人,定有人认识。春琼想用他们的口,来给蜀椒正名。

“此法甚妙。孙家利用食客见识的限制来打压,我们就让学识渊博的德高望重之士做背书。”李嬷嬷忍不住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