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文教鼎革
《四夷同文志·序》
帝师重修《永乐大典》,增补泰西格物篇十二万卷。威尼斯的玻璃匠用拉丁文注《天工开物·珠玉篇》,开罗学者携《几何原本》赴国子监辩论。稷下学宫悬题"论地球经纬",参赛者裹着头巾、披着黑袍,却都用南京官话激辩。
爪哇三宝垄书院有奇观:回回老学究与泰西传教士共讲《易经》。教案里夹着星图与八卦对照图,学生们用鹅毛笔在宣纸上画抛物线。忽有快马来报:"帝师新注《伤寒论》已到!"满堂争抢间,阿拉伯苏丹送的《医典》羊皮卷跌落尘埃。
---
卷四·民生富庶
《崇祯勘合簿·赋役考》
松江府秋税折合银两,较万历朝增三倍有余。市舶司报:本月爪哇稻米至太仓港八千石,波斯毛毯三十万张。老农在田埂上敲击新式播种器:"按帝师《农政指南》轮作,麦收时野兔都不来偷食了。"
钱塘江口千帆竞发,杭州织造局出产的云缎贴着英格兰贵族家徽。掌柜呵斥学徒:"仔细核对萨克森选帝侯定制的青花瓷!"话音未落,葡萄牙商人的翻译在问:"《墨娥小录》所载胭脂水配方可卖?"
---
卷五·四夷宾服
《都护府图志选录》
- 吉蔑都护府(原高棉)
稻田里矗立着青铜水钟,象背上的税官朗诵《劝农诏》。真腊老妇能用闽南话背"锄禾日当午",佛寺壁画上飞天抱着《三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