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圣人要是知道他的子孙干出如此伤天害理之事,恐怕也会大喊一声,不孝子孙,不配孔家子孙。”
在场的都是儒家学子,听到皇太孙诋毁他们心中的圣人,心中愤怒,却也不敢当面顶撞。
他们不敢在朱元璋面前放肆,但面前的人不是陛下,读书人的骄傲,却也不想轻易罢手。
既然不能公开顶撞,方孝孺很快就想到一个方法,对朱雄英拱手道:
“殿下,臣等无意为衍圣公辩驳,只是与太学生在江边举办一个诗会而已,恰好遇到衍圣公,顺便拜见一下,别无他意。”
朱雄英心中冷笑,你们还真会挑时间挑地点。
衍圣公被拘押回京,你们在这里搞什么诗会,按照你们文人的传统,这不就是对衍圣公的最高礼遇吗?
看来今天不用文的,来压制这帮文人,用武力不能让他们心服口服啊。
“诸位请便,只是,本宫得提醒你们一句,别讽刺朝政。”
方孝孺笑道:
“殿下放心,我们只谈风花雪月,江边风景。”
说着,他略一思索,就开始吟诵一首即兴诗作。
不得不说,方孝孺不愧为天下读书人的种子,作诗水平确实不错,引得全场拍手赞叹。
这时,锦衣卫看到皇太孙亲自带着锦衣卫过来压阵,也将渡船靠岸,带着衍圣公孔讷走上码头。
孔讷此时看到这么多儒家学子前来迎接,一下子支棱起来了,昂首阔步地走了过来,众人纷纷躬身行礼。
朱雄英冷笑道:
“孔讷,这群儒家学子在这里举办诗会,吟诵江边风景,你这个孔圣人后裔,要不要即兴赋诗一首助助兴啊。”
众人一听,也来了兴趣,想听听衍圣公的大作,纷纷附和。
能亲耳听到衍圣公的大作,对于他们这些读书人来说,也是值得吹嘘一辈子的盛事。
这些孔子后裔,大多数只是躺在孔圣人的余荫下作威作福而已,哪有半点真才实学。
孔讷的脸顿时涨得通红,支支吾吾半天,却想不到半句诗词。
众多学子看到这个情况,也大失所望。
方孝孺看自己的计谋没有得逞,皇太孙一句话,还公开打了衍圣公的脸,就对朱雄英拱手道:
“微臣听说皇太孙殿下文武全才,不知可否请殿下赋诗一首,让臣等学习?”
众人嘴上不说,心中也都等着看皇太孙的笑话。
这些年,陛下严刑峻法,读书人的待遇别说比大宋远远不如。